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融合新媒体技术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0-10-27 13:42
   目的1.融合新媒体技术介入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法,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2.将QQ、微信、视频等网络及现场媒体技术融入新入职护士培训及考核,协助新护士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地点,于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8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90人)及对照组(90人),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临床操作技术培训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媒体技术教学模式。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正式培训前运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及其同事共同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基本情况及自我效能调查,培训后对操作成绩进行打分,比较两组差异,同时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培训满意度问卷》进行测评,评价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满意度。在新护士入职6个月后运用《病人对护士操作满意度调查》及《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评定,分析两组对象的满意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运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定性资料的描述采用率或构成比。定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均数t检验。结果1、两组新入职护士在性别、年龄、籍贯、是否独生子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前,对照组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1±0.35),实验组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9±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均有提升,对照组为(2.67±0.24),实验组自我效能得分为(2.88±0.26),实验组得分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方面,对照组新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成绩优秀者有33名(36.7%),合格者有52名(57.8%),不合格有5名(5.6%);实验组采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培训,考核成绩为优秀者有48名(53.3%),合格者有40名(36.0%),不合格2名(2.2%),实验组优秀率及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培训结束后,运用《培训满意度问卷》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6.86±5.74)分,对照组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为(91.25±6.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2,P0.01)。5、干预后6个月,对研究对象所在科室病人及医生对研究对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实验组新护士满意率为96.45%,高于对照组95.05%。医生对实验组新护士的满意度为97.46%,高于对照组9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新媒体技术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后,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提升自我效能感及病人、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助于新护士尽快完成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学位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47-4;C97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新入职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
    2.3 研究工具
        2.3.1 新入职护士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2.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2.3.3 《培训满意度问卷》
        2.3.4 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
        2.3.5 医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2.4 研究方法
        2.4.1 护理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考核组
        2.4.2 培训考核标准选择
        2.4.3 护理临床操作技能项目选择
        2.4.4 培训时间
        2.4.5 培训方式
    2.5 质量控制
        2.5.1 问卷质量
        2.5.2 资料收集人员
        2.5.3 问卷调查过程
        2.5.4 统计过程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基本情况比较
    3.2 培训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3.3 培训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
    3.4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
    3.5 病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操作满意率比较
    3.6 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在科室医生对护士操作满意率比较
    3.7 无形成果
4 讨论
    4.1 不同组新入职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2 融入新媒体技术的护士入职前培训对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
    4.4 融入新媒体技术的护士入职前培训后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4.5 融入新媒体技术的护士入职前培训后对医生满意度的影响
5 结论
    5.1 新媒体技术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术培训中的已有应用成果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及展望
        5.2.1 创新之处
        5.2.2 不足之处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彦;;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发展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9年10期

2 江扬;;新媒体技术提升音乐教学效率[J];教育;2019年39期

3 吴新生;;浅谈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J];记者观察;2019年24期

4 李晶;;新媒体为载体推进党建工作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8年18期

5 邓成俊;刘颖;;新媒体技术在加强国企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J];传媒论坛;2018年18期

6 李炜;李吉;王辉;;新媒体技术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年11期

7 林建伟;吴凡;;交互新媒体技术在展览展示空间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年11期

8 聂昕;;新媒体技术重构出版营销方式[J];传媒论坛;2019年03期

9 杨茜婷;周峰越;;交互新媒体技术在展览展示空间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8年35期

10 郭彩霞;;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J];兰台内外;2019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晓平;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丛挺;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文君;融合新媒体技术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初探[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2 吴憾;公共空间中新媒体技术与装饰艺术的结合运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9年

3 孔令宇;对雕塑创作中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认识[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4 王静;新媒体技术的哲学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孙尚;新媒体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D];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

6 刘正飞;新媒体技术在合肥三十五中西藏班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廖怡萱;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空间中的价值体现及艺术表达[D];北京服装学院;2019年

8 李梦杨;新媒体技术在当代时尚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

9 原著;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霓幻色彩应用设计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年

10 夏翠兰;新媒体技术的人文价值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8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58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