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纪以来广西地区瘴气分布变迁与社会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8:29
瘴气在正史、文人笔记及诗词中多有出现,其内容多为人们遭遇瘴气后的悲惨场景及时人对瘴气产生的惧怕心理的描写。瘴气发生地多出现在南方地区。由于古代南方地区处于气候炎热暑湿,山峦叠嶂,林木茂密,生物种类繁多的相对封闭的原始生态环境下,瘴气密布。历史时期瘴气对人们的危害很大,造成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打击。随着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面对这样的环境,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改造瘴气地带,使得瘴气对人们的威胁不断减弱,从而开辟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本文以广西地区瘴气的分布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研究瘴气在广西地区的分布变迁过程,我们可发现,在宋朝以前,瘴气遍布广西全境,成为妨碍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广西东部地区,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逐渐对瘴气产生影响,瘴气与人类活动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阶段。宋朝以后,瘴气对人类活动的制约越来越弱,地区开发进程直接影响瘴气的分布变迁。直到人类彻底改变了瘴气产生的环境,瘴气也随之消失在历史舞台。 在瘴气分布变迁与地区开发进程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历代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推动了地区的开发,进而改变了瘴气的分布变迁;另一方面,瘴气的分布变迁也时刻影响着中央政府对瘴区各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广西为例,中央政府在广西地区的政区规划、任官制度、军事征防以及医疗机构设置等方面采取了积极地应对措施。除政府层面的活动,士大夫阶层也在广西地区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并钻研瘴病研究,著书立说;民间也有许多防瘴措施,如薏苡防瘴、槟榔防瘴、“干栏”式建筑防瘴等等。通过对瘴气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瘴气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威胁人类生存的灾害仍数不胜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经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而且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在土地开发与应对瘴气等问题上,积极应对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及过程,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当今政府借鉴与总结。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2-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瘴气的概念性、基础性研究
1、从疾病史的视角对瘴气解释
2、社会文化史视角下的瘴气研究
(二)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瘴气研究
(三) 对广西地区瘴气的研究
(四) 对疾病的医疗及应对研究
三、概念界定
1、时间限定
2、区域限定
四、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2、图表分析法
五、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文献记载中瘴气相关问题
一、瘴气名称的变化
二、文献记载下的瘴气含义
三、瘴气产生的原因
四、瘴气的种类
五、古人对待瘴气的态度
第二章 文献所见历史时期广西瘴气分布变迁的时空特征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瘴气的分布
第二节 隋唐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三节 宋元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四节 明清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三章 区域开发历史进程与瘴气分布变迁
第一节 从广西政区设置看广西开发进程
一、汉晋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二、隋唐宋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三、元明清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瘴气分布变迁
一、广西地区人口增长概况
二、宋以前广西各地人口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三、元明清时期广西各地人口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第三节 广西地区农业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一、农业整体发展概况
二、政府奖励垦殖的政策
三、玉米、甘薯的普遍推广
四、森林破坏
第四章 瘴气变迁与官方应对措施
第一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特殊的政区设置
第二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独特的官制
第三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特有的军事征防
第四节 瘴气与中央王朝对广西医疗的建设
一、在广西设置医疗机构
二、推广医学知识
三、借助神灵,抚慰人民
第五章 瘴气变迁与非官方社会应对措施
第一节 唐以来士大夫应对瘴气措施
一、“移风易俗运动”
二、研究瘴气并著书立说
第二节 民间应对措施
一、薏苡防瘴
二、槟榔防瘴
三、饮酒防瘴
四、吸烟防瘴
五、其他饮食防瘴
六、“干栏”建筑以及各种风俗防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890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2-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瘴气的概念性、基础性研究
1、从疾病史的视角对瘴气解释
2、社会文化史视角下的瘴气研究
(二)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瘴气研究
(三) 对广西地区瘴气的研究
(四) 对疾病的医疗及应对研究
三、概念界定
1、时间限定
2、区域限定
四、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2、图表分析法
五、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文献记载中瘴气相关问题
一、瘴气名称的变化
二、文献记载下的瘴气含义
三、瘴气产生的原因
四、瘴气的种类
五、古人对待瘴气的态度
第二章 文献所见历史时期广西瘴气分布变迁的时空特征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瘴气的分布
第二节 隋唐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三节 宋元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四节 明清时期广西地区瘴气分布
第三章 区域开发历史进程与瘴气分布变迁
第一节 从广西政区设置看广西开发进程
一、汉晋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二、隋唐宋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三、元明清时期中央对广西地区的管辖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瘴气分布变迁
一、广西地区人口增长概况
二、宋以前广西各地人口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三、元明清时期广西各地人口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第三节 广西地区农业发展与瘴气分布变迁
一、农业整体发展概况
二、政府奖励垦殖的政策
三、玉米、甘薯的普遍推广
四、森林破坏
第四章 瘴气变迁与官方应对措施
第一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特殊的政区设置
第二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独特的官制
第三节 瘴气与广西地区特有的军事征防
第四节 瘴气与中央王朝对广西医疗的建设
一、在广西设置医疗机构
二、推广医学知识
三、借助神灵,抚慰人民
第五章 瘴气变迁与非官方社会应对措施
第一节 唐以来士大夫应对瘴气措施
一、“移风易俗运动”
二、研究瘴气并著书立说
第二节 民间应对措施
一、薏苡防瘴
二、槟榔防瘴
三、饮酒防瘴
四、吸烟防瘴
五、其他饮食防瘴
六、“干栏”建筑以及各种风俗防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可中;瘴疠为何物[J];百科知识;1994年11期
2 金强,陈文源;瘴说[J];东南亚纵横;2003年07期
3 黄世棉;;明清时期瘴疾对广西的影响[J];传承;2008年16期
4 葛荃;官箴论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6 徐时仪;说“瘴疠”[J];江西中医药;2005年02期
7 左鹏;;“瘴气”之名与实商榷[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黄金东;;试论地理环境对古代壮族社会发展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9 张文;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张陈呈;;明清时期瘴气在广西消减的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85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5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