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联盟框架下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22:23
倡议联盟框架是解释政策过程的重要理论框架,它将政策过程中的参与联盟的信仰作为解释大时间跨度政策过程中联盟间博弈的核心要素,同时,糅合了联盟的信念分层体系,联盟内、外部政策取向的学习机制,专业性政策论坛研讨机制以及重大外部事件扰动机制等政策变迁解释要素,为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整套清晰的理论架构。中国的医疗卫生政策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公平”与“效率”在价值选择上的争议,并在此核心价值分异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联盟与“市场主导型”联盟。在联盟双方就医疗卫生政策问题展开的长期互动与博弈逻辑及其所呈现的推动政策变迁的核心要素,与倡议联盟框架的解释逻辑及核心观点基本吻合。本文试图以倡议联盟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医疗卫生政策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重大事件进行仔细地梳理,认真识别其中引致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后发现:较之以利益逻辑和技术理性,将联盟间信仰体系的差异作为解释医疗卫生政策变迁的动力要素更具解释效力;联盟双方在政策取向上的学习助推医疗卫生政策的渐进性变革,重大外部事件则能够对政策发生转向产生强烈扰动;专业性政策论坛在打破倡议联盟政策僵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自发性变革动力趋弱、外部动力单元作用不彰等问题。因此,建议构建良性的倡议联盟论辩环境,强化联盟间政策取向的学习;加大对民间医疗卫生政策论坛等扶持力度,提升民间政策论坛在打破政策僵局中的作用,同时,强化医疗卫生政策的前瞻性,加大联盟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以期在廓清中国医疗卫生政策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升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197.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倡议联盟框架的理论解释及其与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的适用性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政策过程
2.1.2 政策变迁
2.1.3 倡议联盟
2.2 倡议联盟框架的逻辑体系
2.2.1 倡议联盟框架的基本假设
2.2.2 政策子系统及宏观系统
2.2.3 倡议联盟框架的信仰体系
2.2.4 联盟资源及运用策略
2.2.5 联盟间政策取向学习
2.2.6 外部事件及政策论坛
2.3 倡议联盟框架解释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适用性
2.3.1 框架的信仰体系与中国卫生政策联盟信念具有契合性
2.3.2 倡议联盟框架的时间假设与中国医疗卫生政策演变相适应
2.3.3 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革基本动力单元与政策子系统相吻合
2.3.4 外部事件作为诱致医改政策发生重大变迁要素具有合理性
2.3.5 政策经纪人和政策论坛作为打破政策僵局要素具有恰当性
第3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分析
3.1 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变迁历程
3.1.1 政府主导公平优先阶段1949-1978年
3.1.2 政府主导向市场过渡阶段1978-1992年
3.1.3 市场主导效率优先阶段1992-2005年
3.1.4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阶段2005-2017年
3.2 信仰变革公平优先转向效率优先
3.2.1 政府主导型联盟与市场主导型联盟的分歧
3.2.2 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联盟的构成及资源
3.2.3 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联盟政策工具选择
3.2.4 外部震荡与政策变迁
3.3 信仰回归效率优先回归公平优先
3.3.1 联盟双方力量的变化
3.3.2 专业论坛在打破政策僵局中的作用
3.3.3 较大规模的政策取向的学习
3.3.4 内部震荡与政策变迁
第4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存在的问题
4.1 自发性政策变革的动力趋于弱化
4.1.1 官方决策系统对既有医疗卫生政策的路径依赖
4.1.2 政府偏好的作用显著联盟影响力有限
4.1.3 政策变迁被动性有余前置性调整缺乏
4.2 政策变迁外部动力单元作用不彰
4.2.1 联盟间政策取向学习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4.2.2 官方论坛据主导地位民间政策论坛势微
4.2.3 联盟政策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尚未形成合力
第5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规避医疗卫生政策问题的启示
5.1 强化政策调整对前瞻性弱化政策路径依赖
5.2 营造良性论辩环境提升联盟政策影响力
5.3 扶持民间政策论坛的发展破除政策僵局
5.4 加大对联盟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影响合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6737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197.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倡议联盟框架的理论解释及其与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的适用性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政策过程
2.1.2 政策变迁
2.1.3 倡议联盟
2.2 倡议联盟框架的逻辑体系
2.2.1 倡议联盟框架的基本假设
2.2.2 政策子系统及宏观系统
2.2.3 倡议联盟框架的信仰体系
2.2.4 联盟资源及运用策略
2.2.5 联盟间政策取向学习
2.2.6 外部事件及政策论坛
2.3 倡议联盟框架解释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适用性
2.3.1 框架的信仰体系与中国卫生政策联盟信念具有契合性
2.3.2 倡议联盟框架的时间假设与中国医疗卫生政策演变相适应
2.3.3 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革基本动力单元与政策子系统相吻合
2.3.4 外部事件作为诱致医改政策发生重大变迁要素具有合理性
2.3.5 政策经纪人和政策论坛作为打破政策僵局要素具有恰当性
第3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分析
3.1 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变迁历程
3.1.1 政府主导公平优先阶段1949-1978年
3.1.2 政府主导向市场过渡阶段1978-1992年
3.1.3 市场主导效率优先阶段1992-2005年
3.1.4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阶段2005-2017年
3.2 信仰变革公平优先转向效率优先
3.2.1 政府主导型联盟与市场主导型联盟的分歧
3.2.2 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联盟的构成及资源
3.2.3 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联盟政策工具选择
3.2.4 外部震荡与政策变迁
3.3 信仰回归效率优先回归公平优先
3.3.1 联盟双方力量的变化
3.3.2 专业论坛在打破政策僵局中的作用
3.3.3 较大规模的政策取向的学习
3.3.4 内部震荡与政策变迁
第4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存在的问题
4.1 自发性政策变革的动力趋于弱化
4.1.1 官方决策系统对既有医疗卫生政策的路径依赖
4.1.2 政府偏好的作用显著联盟影响力有限
4.1.3 政策变迁被动性有余前置性调整缺乏
4.2 政策变迁外部动力单元作用不彰
4.2.1 联盟间政策取向学习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4.2.2 官方论坛据主导地位民间政策论坛势微
4.2.3 联盟政策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尚未形成合力
第5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规避医疗卫生政策问题的启示
5.1 强化政策调整对前瞻性弱化政策路径依赖
5.2 营造良性论辩环境提升联盟政策影响力
5.3 扶持民间政策论坛的发展破除政策僵局
5.4 加大对联盟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影响合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开华;徐菡;蒋文丽;;倡议联盟框架视角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田华文;魏淑艳;;政策论坛:未来我国政策变迁的重要动力——基于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变迁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5年01期
3 邹东升;包倩宇;;环保NGO的政策倡议行为模式分析——以“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王虎峰;;医改周期:基于15国百余年医改事件的结构化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4期
5 赵义华;;我国高校定位政策的变迁及其动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何云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7 刘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06期
8 张海柱;;信念与政策变迁:倡导联盟框架的应用——以中国婚检政策变迁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顾海;李佳佳;;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5期
10 曲玉国;;国外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合作机制的比较研究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2886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8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