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健康中国战略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目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11:41
目的: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角度,评估相关因素发展对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基于因素发展路径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分析健康中国战略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目标的实现路径,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利用1990—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均预期寿命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相关性,基于因素发展路径模拟(高、中、低三种方案)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并与战略目标值比较分析。结果: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卫生人力密度等与人均预期寿命正向相关,PM2.5、交通事故死亡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与人均预期寿命负向相关。按照中方案,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9.22岁(95%CI:78.00~80.47),可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2030年设定的79.0岁目标。在快速发展的情景下,高方案的预测值可达81.46岁(95%CI:80.23~82.70);在发展受阻和疫情冲击的双重负向作用下,低方案的预测值仅为76.48岁(95%CI:75.21~77.77),甚至低于2019年77.3岁历史值。结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制定健康责任部门考核指标,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地...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年08期 第1-7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重点年份中国人均预期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本研究按照人均预期寿命关键社会决定因素发展趋势,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能的发展区间(高、中、低三种方案),结果见图1。按照中方案,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9.22岁(95%CI:78.00~80.47),接近“健康中国2030”设定的79.0岁发展目标。低方案和高方案的预测值分别为76.48岁(95%CI:75.21~77.77)和81.46岁(95%CI:80.23~82.70)。对比重点年份预测值与实际值(图2)可知预测误差呈缩小趋势(预计到2030年模型预测误差仅为0.3岁),综合计算误差衡量指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7.5%小于10%~20%的误差范围,均方根误差RMSE=5.7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预测效度较高。图2 重点年份中国人均预期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预期寿命变动的地区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1981—2010[J]. 齐亚强,李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08)
[2]我国居民2030年预期寿命预测及国际间比较[J]. 蔡玥,薛明,王才有,周脉耕,赵振平,孟群.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7(01)
[3]2015、2020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蔡玥,孟群,王才有,薛明,缪之文. 中国卫生统计. 2016(01)
[4]ARIMA模型在厦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 陈国伟,伍啸青,林艺兰. 中国卫生统计. 2015(06)
[5]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 郭岩,谢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2)
[6]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相互影响: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齐良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6)
硕士论文
[1]国内人口预期寿命研究—运用Lee-Carter模型和CBD模型[D]. 高原.山东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899394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年08期 第1-7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重点年份中国人均预期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本研究按照人均预期寿命关键社会决定因素发展趋势,预测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能的发展区间(高、中、低三种方案),结果见图1。按照中方案,中国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可达79.22岁(95%CI:78.00~80.47),接近“健康中国2030”设定的79.0岁发展目标。低方案和高方案的预测值分别为76.48岁(95%CI:75.21~77.77)和81.46岁(95%CI:80.23~82.70)。对比重点年份预测值与实际值(图2)可知预测误差呈缩小趋势(预计到2030年模型预测误差仅为0.3岁),综合计算误差衡量指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7.5%小于10%~20%的误差范围,均方根误差RMSE=5.7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预测效度较高。图2 重点年份中国人均预期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预期寿命变动的地区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1981—2010[J]. 齐亚强,李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8(08)
[2]我国居民2030年预期寿命预测及国际间比较[J]. 蔡玥,薛明,王才有,周脉耕,赵振平,孟群.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7(01)
[3]2015、2020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蔡玥,孟群,王才有,薛明,缪之文. 中国卫生统计. 2016(01)
[4]ARIMA模型在厦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 陈国伟,伍啸青,林艺兰. 中国卫生统计. 2015(06)
[5]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 郭岩,谢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2)
[6]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相互影响: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齐良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6)
硕士论文
[1]国内人口预期寿命研究—运用Lee-Carter模型和CBD模型[D]. 高原.山东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899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9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