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5 07:29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及性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差异,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15户秦巴山区农村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为每千人口1.44人、平均年总诊疗人次为24455人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及性差,成人免疫接种率低;形成了患者10~30分钟就医圈,88.40%调查对象患病后首先选择诊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就诊;81.86%调查对象对住院或诊治总体满意,84.65%调查对象认为在看病方便程度上有大幅改善,74.42%调查对象认为与3年前比较,看病费用有了大幅度下降;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设备条件差、看病时等候时间过长以及提供不必要服务等。结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山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资料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2 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2.3 健康扶贫政策可及性
    2.4 卫生服务费用可接受性
    2.5 卫生服务距离的可及性
    2.6 首选就医医疗机构
    2.7 分级诊疗服务
    2.8 公共卫生服务
    2.9 医疗服务满意度
3 讨论
    3.1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差
    3.2 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不健全,卫生人才缺乏
    3.3 健康扶贫政策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医疗支出
    3.4 15分钟卫生服务圈的形成还存在差距
    3.5 农村居民主要选择村卫生室和镇(乡)卫生院就医
4 建议
    4.1 不断改善就医基础设施和条件
    4.2 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处方用药管理
    4.3 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4.4 强化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定位,提供全方位的防病技术服务
    4.5 进一步优化就医环境,不断提高诊疗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理与路径[J]. 吴本健,罗玲,王蕾.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2010~2015年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变化趋势分析[J]. 刘盛盛,于倩倩,尹文强,黄冬梅,孙葵,陈钟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12)
[3]贫困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与老年人健康[J]. 卓日娜图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对居民门诊服务就医行为的影响[J]. 金音子,朱炜明,张耀光,徐玲,孟庆跃.  中国卫生经济. 2017(06)
[5]四川阿坝州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分析[J]. 杨旭东,任晓燕,温俊娜,杨敬宇,李林贵.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6]基层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J]. 邓栩明,伍世骏,林晓欣,刘俊荣.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02)
[7]我国农民因病致贫人口学特征分析[J]. 贺晓娟,陈在余,马爱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3(09)



本文编号:2917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17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