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20 12:22
中国乡村卫生防疫离不开国家的物质保障、制度保障及医学指导。但无论在日常防疫中,还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除上述因素外,乡村卫生防疫更需道德力量的积极干预。作为一种社会性精神资源,防疫中,道德凝聚了乡民的德行良知,稳固了社会的伦理秩序,促进了乡村的社会团结。即防疫中,道德发挥了团结防疫主体、支持防疫制度、整合医疗技术等多重作用,其功能不可或缺。为迈向善治的中国乡村卫生防疫,我们需借鉴西方的治理成果,需汲取本国的传统经验。治理理论认为:为建成国家-社会-公民三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必须协调好包括制度安排、价值共识及道德更新等多方关系。惟此,以社会团结为目标的乡村卫生防疫的道德体系才能最终形成,国家与公民在防疫合作中创建的公共权威与公共秩序才能最终达成。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的成功实践证明,道德建设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保障。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道德建设研究的缘起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简评
二、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道德建设研究的方法
2.1 研究策略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方法
2.4 特色与目的
三、清代乡村疫病救助中道德资源的积极作用
3.1 清代地方卫生行政中的道德依赖
3.2 清代乡村社会中的疫病救助传统
3.3 清代乡村疫病救助中的道德资源
3.4 基于信条、准则及情感的疫病救助
四、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寓建于德"的卫生防疫
4.1 荷角初露的近代乡村卫生
4.2 异中趋同的定、邹乡建模式
4.3 寓建于德的乡村卫生防疫
4.4 穿越时空的医学实践智慧
五、新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卫生防疫的道德依托
5.1 乡村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宋村卫生防疫
5.2 宋村卫生防疫的道德传统与当前困境
5.3 宋村抗击"非典"中道德作用的逻辑
5.4 乡村卫生防疫的伦理本性与道德复位
六、新农村建设期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建设
6.1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社会秩序
6.2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责任
6.3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传统
6.4 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的善治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试谈中国乡村卫生防疫治理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约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 张秋菊,郭照江,左小航,刘海涛.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8)
[2]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J]. 肖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3]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J]. 曹树基.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4]健康照顾与国家责任:公共卫生研究典范转变与重构公共卫生政策框架[J]. 刘继同. 人文杂志. 2005(06)
[5]巨人的瘸腿:从城镇医疗不平等谈起[J]. 王绍光. 读书. 2005(11)
[6]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嬗变——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之二[J]. 郭明霞. 社科纵横. 2005(05)
[7]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J]. 张德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9)
[8]中国:骄人的成绩与巨大的失误[J]. 刘继同. 世界知识. 2005(17)
[9]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J]. 余新忠. 江海学刊. 2005(04)
[10]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 刘纪荣,王先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2)
硕士论文
[1]中国近代防疫述论[D]. 谷永清.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7857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道德建设研究的缘起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简评
二、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道德建设研究的方法
2.1 研究策略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方法
2.4 特色与目的
三、清代乡村疫病救助中道德资源的积极作用
3.1 清代地方卫生行政中的道德依赖
3.2 清代乡村社会中的疫病救助传统
3.3 清代乡村疫病救助中的道德资源
3.4 基于信条、准则及情感的疫病救助
四、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寓建于德"的卫生防疫
4.1 荷角初露的近代乡村卫生
4.2 异中趋同的定、邹乡建模式
4.3 寓建于德的乡村卫生防疫
4.4 穿越时空的医学实践智慧
五、新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卫生防疫的道德依托
5.1 乡村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宋村卫生防疫
5.2 宋村卫生防疫的道德传统与当前困境
5.3 宋村抗击"非典"中道德作用的逻辑
5.4 乡村卫生防疫的伦理本性与道德复位
六、新农村建设期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建设
6.1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社会秩序
6.2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责任
6.3 乡村卫生防疫中的道德传统
6.4 中国乡村卫生防疫中的善治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试谈中国乡村卫生防疫治理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约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 张秋菊,郭照江,左小航,刘海涛.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08)
[2]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J]. 肖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3]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J]. 曹树基.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4]健康照顾与国家责任:公共卫生研究典范转变与重构公共卫生政策框架[J]. 刘继同. 人文杂志. 2005(06)
[5]巨人的瘸腿:从城镇医疗不平等谈起[J]. 王绍光. 读书. 2005(11)
[6]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嬗变——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之二[J]. 郭明霞. 社科纵横. 2005(05)
[7]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J]. 张德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9)
[8]中国:骄人的成绩与巨大的失误[J]. 刘继同. 世界知识. 2005(17)
[9]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J]. 余新忠. 江海学刊. 2005(04)
[10]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 刘纪荣,王先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2)
硕士论文
[1]中国近代防疫述论[D]. 谷永清.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92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