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患者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12:00
目的:探讨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患者对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根据北京市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在北京市分别选取2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13%的调查者对社区首诊较了解,23%的调查者对社区首诊制持认可态度;双向转诊方面,仅有约20%的患者对该制度比较了解。在接受过转诊服务的135人中,对转诊的满意度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合计仅占27%;但接受调查的患者对该制度的认可度较好,约有58%的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比较认可和非常认可。女性患者对上转和下转意愿高于男性患者;在本市居住时间较长的患者更愿意经由社区首诊进行上转,住院患者以及对双向转诊满意度较高的患者更愿意在病情稳定之后下转。结论:患者对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总体认知度不高,政策宣传没有对患者合理就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医疗技术水平、医保报销是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首要原因;患者社区首诊后再上转意愿较低,三级医院诊断病情稳定后再下转意愿较高。
【文章来源】:中国医院. 2020,24(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接受调查的患者基本情况
2.2 患者社区首诊认知情况调查
2.3 患者社区首诊意愿的因素调查
2.4 患者双向转诊制度认知情况调查
2.5 患者双向转诊意愿情况调查
2.6 患者上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7 患者下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患者对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总体认知度不高,政策宣传没有对患者合理就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2 医疗技术水平、医保报销是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首要原因
3.3 患者社区首诊后再上转意愿较低,三级医院诊断病情稳定后再下转意愿较高
4 建议
4.1 推广社区首诊的优势,促进患者养成合理的就医习惯
4.2 明确标准,简化流程,促进患者就医行为的改变
4.3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高患者首诊及转诊满意度
4.4 差异化医保报销,优化医保费用补偿机制,引导患者主动首诊与转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J]. 姚晓涛,梁木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9(09)
[2]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我国国家级医疗保险政策文本[J]. 吴琼,马晓静.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9(04)
[3]江苏省患者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现状分析[J]. 徐士满,张雷,唐立健. 卫生软科学. 2019(01)
[4]县(区)域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服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从紫薇,杨阳,黄锦玲,曾志嵘.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12)
[5]新医改形势下东莞市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小伟,黄艳玲,侯怀泽,杨文忠,吴集龙,练婷玉,张展威,杨铁卫. 实用预防医学. 2018(10)
[6]基于患者意愿视角的双向转诊机制发展成长上限基模的分析及化解[J]. 杨翾. 中国民康医学. 2018(09)
[7]铜川市1300例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认知及满意度的现状调查[J]. 程继侠,王西利,吕云侠,张媛,鱼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17(09)
[8]双向转诊中“下转难”的影响因素及改革路径分析[J]. 王番宁. 中国卫生法制. 2017(04)
[9]分级诊疗医保联动机制研究背景、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J]. 陈滨涛,王建玲,佘敦宇,张进,汤质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2)
[10]社区首诊制可行性研究必要性的探讨[J]. 卢祖洵,李文祯,殷晓旭. 中国全科医学. 2017(01)
本文编号:3006848
【文章来源】:中国医院. 2020,24(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分析工具
2 结果
2.1 接受调查的患者基本情况
2.2 患者社区首诊认知情况调查
2.3 患者社区首诊意愿的因素调查
2.4 患者双向转诊制度认知情况调查
2.5 患者双向转诊意愿情况调查
2.6 患者上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7 患者下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患者对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总体认知度不高,政策宣传没有对患者合理就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2 医疗技术水平、医保报销是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首要原因
3.3 患者社区首诊后再上转意愿较低,三级医院诊断病情稳定后再下转意愿较高
4 建议
4.1 推广社区首诊的优势,促进患者养成合理的就医习惯
4.2 明确标准,简化流程,促进患者就医行为的改变
4.3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高患者首诊及转诊满意度
4.4 差异化医保报销,优化医保费用补偿机制,引导患者主动首诊与转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J]. 姚晓涛,梁木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9(09)
[2]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我国国家级医疗保险政策文本[J]. 吴琼,马晓静.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9(04)
[3]江苏省患者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现状分析[J]. 徐士满,张雷,唐立健. 卫生软科学. 2019(01)
[4]县(区)域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服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从紫薇,杨阳,黄锦玲,曾志嵘.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12)
[5]新医改形势下东莞市社区居民双向转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小伟,黄艳玲,侯怀泽,杨文忠,吴集龙,练婷玉,张展威,杨铁卫. 实用预防医学. 2018(10)
[6]基于患者意愿视角的双向转诊机制发展成长上限基模的分析及化解[J]. 杨翾. 中国民康医学. 2018(09)
[7]铜川市1300例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认知及满意度的现状调查[J]. 程继侠,王西利,吕云侠,张媛,鱼敏. 实用预防医学. 2017(09)
[8]双向转诊中“下转难”的影响因素及改革路径分析[J]. 王番宁. 中国卫生法制. 2017(04)
[9]分级诊疗医保联动机制研究背景、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J]. 陈滨涛,王建玲,佘敦宇,张进,汤质如.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2)
[10]社区首诊制可行性研究必要性的探讨[J]. 卢祖洵,李文祯,殷晓旭. 中国全科医学. 2017(01)
本文编号:3006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00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