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鸦片烟毒与中医戒烟研究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03-05 00:58
鸦片滥用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鸦片烟毒是清代中晚期和民国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伴随于此,鸦片烟瘾的戒除也成为了中医药学上的新问题。现在中医界有关学者对中医药戒毒的历史进行了一些回顾研究,介绍了清代的戒烟著作和相关的戒烟理论。但在医史学方面,并无系统论述。本研究希望能够补充完善这一时期医学史的相关内容,从社会史与医学史相结合的研究角度出发,为中医药发展解决新问题提供借鉴。同时,通过对当时中医药戒烟的方法、方药的回顾,希望能对现代戒毒研究有借鉴作用。本文的主题是“烟毒”,是特指阿片的慢性中毒反应,同时也论述鸦片对个人生活、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危害。本文历史考察的时间为清代。1773年之前,鸦片输入量相对较少,危害并不明显。鸦片由最初作为药物传入,随着吸食方法的出现,演化为毒品。其过程分为4个阶段:①隋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底野迦”作为贡药传入;②明初时鸦片作为贡药传入,明朝后期作为药物进口;③明朝末期吸食鸦片方法的传入,鸦片输入数量尚不大。明朝开始到乾隆以前,医家主要是对鸦片作为“房中药”的滥用进行告诫。④从乾隆中后期开始,鸦片大量输入,成为危...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清代
1.1.2 鸦片
1.1.3 烟毒
1.1.4 中医戒烟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及条件
1.3.1 相关研究著作
1.3.2 博、硕士论文
1.3.3 期刊杂志登载的相关论文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鸦片的简介及历史(1773年以前)
1.5.1 鸦片的简介
1.5.2 鸦片传入中国的过程(1773年以前)
1.5.2.1 含有鸦片的制剂"底野迦"的传入
1.5.2.2 鸦片作为单味药传入
1.5.2.3 吸食鸦片方法的传入
1.5.2.4 鸦片输入过程中医家们对鸦片的认识
2 清代中晚期鸦片烟毒的考察
2.1 时代背景
2.1.1 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
2.1.2 清政府的软弱和腐败
2.2 清中晚期鸦片在中国泛滥的情况
2.2.1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1840年以前)
2.2.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1840~1856年)
2.2.3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以后
2.2.4 清末期吗啡和海洛因的传入
2.3 鸦片流行的危害
2.3.1 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2.3.2 对经济、社会、民族繁衍的影响
2.3.3 对外交的影响
2.4 社会各阶层对鸦片危害的认识及应对
2.4.1 清政府及官员应对鸦片流毒的政策和措施
2.4.1.1 禁烟政策
2.4.1.2 戒烟相关措施
2.4.2 社会上有识之士的思考与行动
2.4.2.1 著书立说,揭示鸦片之害
2.4.2.2 与国外比较,思考鸦片问题缘由
2.4.2.3 成立戒烟局,帮助烟民戒除
2.4.2.4 支持政府的禁烟政策
2.4.3 医家提倡成立戒烟局
3 清代中医戒烟研究
3.1 清代医家中医药戒烟著作
3.1.1 与戒烟相关著作的概述
3.1.2 戒烟专著
3.1.2.1 《救迷良方》(1833)
3.1.2.2 《戒烟全法》(1854)
3.1.2.3 《抉瘾刍言》(1909)
3.1.2.4 《鸦片瘾戒除法》(1911)
3.2 戒烟理论基础
3.2.1 医家对鸦片的认识(1773年以后)
3.2.2 对鸦片成瘾病因病机的探讨
3.2.2.1 对"瘾"的认识
3.2.2.2 对成瘾原因的认识
3.2.2.3 对瘾发病机的认识
3.2.2.4 对毒瘾病机特点的认识
3.2.3 对瘾发症状的描述
3.2.3.1 瘾发的先兆症状
3.2.3.2 瘾发的典型症状
3.2.3.3 瘾发的症状分类
3.2.3.4 瘾发的严重后果
3.2.4 对鸦片成瘾者平时的一般症状及其病机探讨
3.3 创制戒烟方药
3.3.1 戒烟方法的探索
3.3.1.1 戒烟方法及戒烟思想概述
3.3.1.2 中医戒烟的一些原则
3.3.1.3 关于戒烟方法的一些争论与批判
3.3.2 戒烟方药
3.4.2.1 单味戒烟方
3.4.2.2 鸦片减量戒烟方
3.4.2.3 配合鸦片类属品的戒烟方
3.4.2.4 纯药物类戒烟方
3.4.2.5 戒后断瘾方
4 讨论
4.1 烟毒病与清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4.1.1 鸦片涌入中国的原因
4.1.2 鸦片被当时民众接受的原因
4.1.3 社会力量与医家在禁烟戒烟中所起的作用
4.2 清代对烟毒病的应对给予今天的启示
4.2.1 鸦片有双重属性,政府应该严格管制
4.2.2 重要的是对毒品危害有正确认识
4.2.3 清代医家的探索过程对现代有着启示
4.3 清代医家的诊治经验及其对现代戒毒的借鉴意义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附录:京外调研古籍的书目及馆藏地
9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介评清朝政府禁烟法规[J]. 覃珠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02)
[2]林则徐禁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萧致治. 江海学刊. 2006(03)
[3]中医药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临床研究进展[J]. 解礼杰,张笑芳. 中医研究. 2006(05)
[4]中医中药戒毒用药规律研究[J]. 白晓菊,高学敏,宋树立,张建军. 中国中药杂志. 2006(01)
[5]中医药戒毒的回顾和展望[J]. 刘胜,周文华,杨国栋.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5(04)
[6]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 吴义雄. 近代史研究. 2002(02)
[7]试析近代江苏鸦片贸易的社会危害[J]. 储伊宁. 南京社会科学. 2001(12)
[8]清代爱国医家曹仁伯对禁食鸦片的贡献[J]. 黄世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9]经世活人两相依──林则徐与何书田之谊[J]. 楼绍来. 医古文知识. 2001(03)
[10]浅析中医药戒毒的科学性[J]. 高学敏,宋树立,白晓菊.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1(01)
博士论文
[1]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D]. 宋树立.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D]. 黄志红.湘潭大学 2006
[2]近代广西鸦片问题研究[D]. 陆吉康.广西师范大学 2005
[3]近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1840-1949)[D]. 黄鑫.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4]近代湖南鸦片问题及其治理[D]. 罗海兵.湖南师范大学 2004
[5]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年—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D]. 张小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3
[6]中国近代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研究[D]. 连东.河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64271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清代
1.1.2 鸦片
1.1.3 烟毒
1.1.4 中医戒烟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及条件
1.3.1 相关研究著作
1.3.2 博、硕士论文
1.3.3 期刊杂志登载的相关论文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鸦片的简介及历史(1773年以前)
1.5.1 鸦片的简介
1.5.2 鸦片传入中国的过程(1773年以前)
1.5.2.1 含有鸦片的制剂"底野迦"的传入
1.5.2.2 鸦片作为单味药传入
1.5.2.3 吸食鸦片方法的传入
1.5.2.4 鸦片输入过程中医家们对鸦片的认识
2 清代中晚期鸦片烟毒的考察
2.1 时代背景
2.1.1 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
2.1.2 清政府的软弱和腐败
2.2 清中晚期鸦片在中国泛滥的情况
2.2.1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1840年以前)
2.2.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1840~1856年)
2.2.3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以后
2.2.4 清末期吗啡和海洛因的传入
2.3 鸦片流行的危害
2.3.1 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2.3.2 对经济、社会、民族繁衍的影响
2.3.3 对外交的影响
2.4 社会各阶层对鸦片危害的认识及应对
2.4.1 清政府及官员应对鸦片流毒的政策和措施
2.4.1.1 禁烟政策
2.4.1.2 戒烟相关措施
2.4.2 社会上有识之士的思考与行动
2.4.2.1 著书立说,揭示鸦片之害
2.4.2.2 与国外比较,思考鸦片问题缘由
2.4.2.3 成立戒烟局,帮助烟民戒除
2.4.2.4 支持政府的禁烟政策
2.4.3 医家提倡成立戒烟局
3 清代中医戒烟研究
3.1 清代医家中医药戒烟著作
3.1.1 与戒烟相关著作的概述
3.1.2 戒烟专著
3.1.2.1 《救迷良方》(1833)
3.1.2.2 《戒烟全法》(1854)
3.1.2.3 《抉瘾刍言》(1909)
3.1.2.4 《鸦片瘾戒除法》(1911)
3.2 戒烟理论基础
3.2.1 医家对鸦片的认识(1773年以后)
3.2.2 对鸦片成瘾病因病机的探讨
3.2.2.1 对"瘾"的认识
3.2.2.2 对成瘾原因的认识
3.2.2.3 对瘾发病机的认识
3.2.2.4 对毒瘾病机特点的认识
3.2.3 对瘾发症状的描述
3.2.3.1 瘾发的先兆症状
3.2.3.2 瘾发的典型症状
3.2.3.3 瘾发的症状分类
3.2.3.4 瘾发的严重后果
3.2.4 对鸦片成瘾者平时的一般症状及其病机探讨
3.3 创制戒烟方药
3.3.1 戒烟方法的探索
3.3.1.1 戒烟方法及戒烟思想概述
3.3.1.2 中医戒烟的一些原则
3.3.1.3 关于戒烟方法的一些争论与批判
3.3.2 戒烟方药
3.4.2.1 单味戒烟方
3.4.2.2 鸦片减量戒烟方
3.4.2.3 配合鸦片类属品的戒烟方
3.4.2.4 纯药物类戒烟方
3.4.2.5 戒后断瘾方
4 讨论
4.1 烟毒病与清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4.1.1 鸦片涌入中国的原因
4.1.2 鸦片被当时民众接受的原因
4.1.3 社会力量与医家在禁烟戒烟中所起的作用
4.2 清代对烟毒病的应对给予今天的启示
4.2.1 鸦片有双重属性,政府应该严格管制
4.2.2 重要的是对毒品危害有正确认识
4.2.3 清代医家的探索过程对现代有着启示
4.3 清代医家的诊治经验及其对现代戒毒的借鉴意义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附录:京外调研古籍的书目及馆藏地
9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介评清朝政府禁烟法规[J]. 覃珠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02)
[2]林则徐禁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萧致治. 江海学刊. 2006(03)
[3]中医药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临床研究进展[J]. 解礼杰,张笑芳. 中医研究. 2006(05)
[4]中医中药戒毒用药规律研究[J]. 白晓菊,高学敏,宋树立,张建军. 中国中药杂志. 2006(01)
[5]中医药戒毒的回顾和展望[J]. 刘胜,周文华,杨国栋.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5(04)
[6]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 吴义雄. 近代史研究. 2002(02)
[7]试析近代江苏鸦片贸易的社会危害[J]. 储伊宁. 南京社会科学. 2001(12)
[8]清代爱国医家曹仁伯对禁食鸦片的贡献[J]. 黄世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9]经世活人两相依──林则徐与何书田之谊[J]. 楼绍来. 医古文知识. 2001(03)
[10]浅析中医药戒毒的科学性[J]. 高学敏,宋树立,白晓菊.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1(01)
博士论文
[1]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D]. 宋树立.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D]. 黄志红.湘潭大学 2006
[2]近代广西鸦片问题研究[D]. 陆吉康.广西师范大学 2005
[3]近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1840-1949)[D]. 黄鑫.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4]近代湖南鸦片问题及其治理[D]. 罗海兵.湖南师范大学 2004
[5]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年—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D]. 张小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3
[6]中国近代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研究[D]. 连东.河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64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06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