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12:51
研究背景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决议并通过在我国新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这是继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之后又一个新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至此,我国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由原来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单一学术学位的培养模式,发展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并举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也表明了我国开始了与国际接轨,转向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作为新生事物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模式尚属探索阶段,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水平是反映其培养质量的关键。而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评价则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对于临床能力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护理本科生,缺少对护理研究生的研究。但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早,且国家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门下发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卫科教学发[1999]第119号),已有不少研究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评价进行过研究。这些都可以为...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
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2.4 初步拟定指标体系框架
2.5 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3.1 相关概念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实测分析
4.1 对象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审核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初探[J]. 贺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12)
[2]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J]. 钟生艳,魏巍,甘华平,力晓蓉,曹勤,郭小林,李文俊,姚霞,李庆华,冯晴.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09)
[3]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刘慧萍,刘晓英,范巧珍. 中华护理教育. 2011(08)
[4]护理硕士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 刘东玲,张振香,杨培常,陈静. 中国护理管理. 2011(08)
[5]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J]. 李沐,金莉,谢晖. 护理学报. 2011(10)
[6]应用Delphi法确定护士灾难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内容[J]. 张琳,李亚洁,赵喜兰,廖黎,高云,马瑞英. 护理学报. 2011(09)
[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J]. 纪翠红,王惠珍,翟惠敏. 护理学杂志. 2011(09)
[8]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 谭静,朱京慈,鲁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04)
[9]层次分析法中一种新的保序方法[J]. 徐霄峰,上官金丽. 统计与决策. 2011(06)
[10]增设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J]. 孙宏玉,王文焕. 中华护理教育. 2011(03)
硕士论文
[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 谭静.第三军医大学 2011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 李淑花.山西医科大学 2009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体系研究[D]. 吴佳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195800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
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2.4 初步拟定指标体系框架
2.5 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3.1 相关概念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实测分析
4.1 对象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审核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初探[J]. 贺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12)
[2]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J]. 钟生艳,魏巍,甘华平,力晓蓉,曹勤,郭小林,李文俊,姚霞,李庆华,冯晴.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09)
[3]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刘慧萍,刘晓英,范巧珍. 中华护理教育. 2011(08)
[4]护理硕士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 刘东玲,张振香,杨培常,陈静. 中国护理管理. 2011(08)
[5]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J]. 李沐,金莉,谢晖. 护理学报. 2011(10)
[6]应用Delphi法确定护士灾难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内容[J]. 张琳,李亚洁,赵喜兰,廖黎,高云,马瑞英. 护理学报. 2011(09)
[7]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J]. 纪翠红,王惠珍,翟惠敏. 护理学杂志. 2011(09)
[8]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 谭静,朱京慈,鲁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04)
[9]层次分析法中一种新的保序方法[J]. 徐霄峰,上官金丽. 统计与决策. 2011(06)
[10]增设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J]. 孙宏玉,王文焕. 中华护理教育. 2011(03)
硕士论文
[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与课程设置的研究[D]. 谭静.第三军医大学 2011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 李淑花.山西医科大学 2009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体系研究[D]. 吴佳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195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19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