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00:00
  现代教育发端于西方,中医高等教育学习借鉴了西方医学的教学运行机制,由于两种医学体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思维方式差异巨大,探索如何将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融入现代高等教育,推进高校培养更多的名中医,成为当前中医教育工作者较为紧迫的任务之一。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进行中医临床类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探索名中医的培养模式,对于造就一批中医临床名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医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名中医成长规律、古代师承教育至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培养体制转变、绩效管理运用等分析,结合一些院校正在开展的中医本科师承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实践,以及名中医培养工程的探索,对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构建现代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模式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发挥学校规范化、系统化教育与师承针对性、实践性、独特性教育的优势;名中医培养与高学历教育相结合,采取分周期、分阶段培养方法;制定名中医培养各阶段绩效计划,提高培养目标...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探讨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构建现代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3、名中医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路径
第一章 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第一节 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毕业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二、 名中医培养的现实困惑
    第二节 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两种中医培养方式比较
        一、 传统中医师承是培养名中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有利于提高名中医的培养效率
    第三节 现代名中医培养模式在本科师承班的实践中“破冰”
        一、 中医本科师承班的创新做法
        二、 中医本科师承班的成效及意义
第二章 名中医成才规律与培养模式新探
    第一节 现代名中医的成才超越了单纯的师承教育形式
        一、 现代名中医求学之路多元化
        二、 超越单纯的师承教育形式
    第二节 先学校后师承成为培养当代名中医的重要路径
        一、 先学校而后师承的比例逐步提升
        二、 当代名中医成长规律带来的启示
    第三节 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关键点
        一、 中医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得益彰
        二、 中医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相得益彰
        三、 中医临床实践与中医思维训练相得益彰
第三章 中医教育体制转换与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名中医培养教育体制的转换
        一、 培养教育体制的两次转换
        二、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体制转换中形成的特征
        三、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制转换中形成的特征
    第二节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实践之一——创新实验区
        一、 高等中医院校创新实验区的总体构想
        二、 对创新实验区的利弊分析
    第三节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实践之二——名中医培养工程
        一、 名中医培养工程与高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二、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工程的探索
        三、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分阶段培养周期及方式的构想
        四、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工程的机制创新
第四章 绩效管理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对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 传统师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学生志向明确
        二、 现代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推行绩效管理
    第二节 模式中的绩效管理运用
        一、 变名中医培养的工作计划为名中医培养的绩效计划
        二、 制定以名中医培养为导向的绩效评价
        三、 完善以名中医培养为导向的绩效沟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6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36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