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融关怀理念于护理教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24 15:02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除了需有高科技的设备及精良的技术外,护理人员所提供的人性化照护及关怀是强化护理服务品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关怀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培养具备关怀能力的新型护理人才,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更新护理教育理念,用关怀理念来指导护理教育。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国内护理教育关怀缺失的现状,指出关怀对于护理教育的意义,在关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护理人才应具备的关怀素质,最后探讨了护理院校关怀教育的对策。本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关怀与护理关怀的涵义。分别介绍了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和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对关怀的解释以及国外著名护理学家对护理关怀的解释,揭示了关怀与护理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论述了关怀的意义。从社会发展、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及现代护理教育的需要出发,论述了关怀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尤其是对心身失衡的患者关怀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我国护理院校构建关怀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关怀素质的护理人员乃是当务之急。第三部分论述了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基本思...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关怀与护理关怀
    (一) 关怀的涵义
    (二) 护理关怀的涵义
二、关怀的意义
    (一) 社会发展呼唤关怀
    (二)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呼唤关怀
    (三) 现代护理教育期盼关怀
三、关怀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启示
    (一) 关怀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 关怀教育理论的启示
四、我国护理教育关怀缺失现状
    (一) 护理专业学生现状
    (二)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三) 护理临床教学现状
    (四)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五、高级护理人才应具备的关怀素质
    (一) 专业仪态及应对技巧
    (二)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三) 面对抱怨的正向态度
六、护理院校关怀教育的对策
    (一) 融入关怀教育理念
    (二) 建立充满关怀的教育环境
    (三) 培训关怀型护理教师
    (四)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
    (五) 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六)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怀教育与关怀道德教育[J]. 牟杰.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9)
[2]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倪伟,方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3]关心教学组织形式的建构——诺丁斯道德教育理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运用[J]. 李宇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6(03)
[4]加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 树立护理新理念[J]. 诸葛慧香,胡建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09)
[5]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赵素平,孟才.  社区医学杂志. 2006(17)
[6]浅谈新时期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杨翠,石惠娟,屈波.  西南军医. 2006(03)
[7]护理教育应融入人文关怀[J]. 高薇.  卫生职业教育. 2006(08)
[8]刍议当代护理人才人文关怀能力的建构[J]. 黄弋冰,许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04)
[9]论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教育[J]. 臧盛兵,黄爱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母亲的声音——试述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J]. 王亚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516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516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