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中生物标志物确认方法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代谢组学 + 差异性代谢物 ; 参考:《中国职业医学》2015年04期
【摘要】:正随着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日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所采用的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在个体、种群和生态水平上的影响,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相关指标的监测耗时较长以及不能阐明作用机制等原因,使得这些指标缺乏预警价值。作为指示机体接触环境污染物或疾病状态的信号,生物标志物能够反映生物体从健康至疾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kinds and quantities of chemicals entering the environment, the human health is threatened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hese chemicals on human body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present, the indicators used in traditional bi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individual, population and ecological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onitoring time of relevant indicators is long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can not be clarified, which makes these indicators lack the value of early warning. As a signal indicating the body's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r disease status, biomarkers can reflect organisms from health to diseas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102) 国家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201302005)
【分类号】:R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伟;蒋健;刘平;赵立平;陈闽军;周明眉;杨丽萍;王米渠;邱明丰;张永煜;;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彬;李泽庚;彭波;王浩;鹿林;季乔雪;童佳兵;杨程;;基于NMR的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2 蒋海强;马斌;聂磊;李运伦;袁征;;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尿液样品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郑海生;蒋健;贾伟;贺敏;蒋梅先;阮小芬;苏明明;吴建兵;;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患者代谢组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S1期
4 郑海生;蒋健;贾伟;贺敏;蒋梅先;阮小芬;苏明明;吴建兵;;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患者代谢组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2期
5 刘萍;王平;陈刚;刘松林;程静;;应用代谢组学探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6 王颖;郑小伟;;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脏腑虚证本质研究设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7 高岗;杨根金;娄子洋;;肾虚证大鼠尿液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曾金雄;刘建华;郭健红;杨家辉;;从复杂性科学探讨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纪云西;黄贵华;钱方;刘艳玲;周福生;;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发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宇峰;张冰冰;徐娜;石岩;;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本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景坤;王一博;;代谢组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小利;李保应;高海青;马亚兵;;代谢组学与药物研究开发[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小利;郭瑞臣;王本杰;;代谢组学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谢世平;左刚;任聪颖;郭晓辉;;HIV/AIDS中医证候及代谢组学研究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海生;蒋健;贾伟;贺敏;蒋梅先;阮小芬;苏明明;吴建兵;;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患者代谢组学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伟东;熊莉华;;从代谢组学角度浅谈糖尿病骨质疏松中西医研究进展[A];第十四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Yang Quanjun;Yang Genjin;Wan Lili;Han Yonglong;Li Bin;Lu Jin;Yu Qi;Li Yan;Zhang Junping;Guo Cheng;;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揭示肿瘤恶病质过程中姜黄素特异性的代谢通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下册,,墙报P25-P48)[C];2013年
8 刘会会;王继云;熊彩侨;陈素明;王佳宁;侯剑;何清;张宁;聂宗秀;毛兰群;;脑缺血模型脑组织中小分子化合物的质谱成像[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3分会:分析可视化及交叉学科新方法[C];2014年
9 逄宇;赵雁林;;努力加强基础研究能力 提高结核病临床诊治水平[A];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4年
10 邹川;吴禹池;卢钊宇;杨丽虹;苏国彬;曾玉群;罗学文;刘旭生;黄春林;;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探索从脾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和实践[A];“新成果·新进展·新突破”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莉妲;基于GC/MS技术的脂肪酸代谢轮廓谱方法和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召谊;交泰丸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代谢组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袁卓s
本文编号:1918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9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