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列车乘务员休闲与职业倦

发布时间:2018-05-31 07:54

  本文选题:列车乘务员 + 休闲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列车乘务员休闲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休闲问卷、Maslach倦怠量表和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对3 177名列车乘务员进行施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兴趣爱好与情感衰竭、去个性化、CMI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06~-0.17,P0.01),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兴趣爱好与自我成就感呈显著的正相关(r=0.08~0.11,P0.01),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与CM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36~0.38,P0.01),自我成就感与CMI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08,P0.01),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2,P0.001);休闲在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的大小为10.71%。结论休闲对于保障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有效阻隔职业倦怠困扰具有重大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nd job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f train attendants. Methods 3 177 train attendants were tested by Maslach Burnout scale and Cornell Medical Index questionnaire,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reation, physical exercise, hobbies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of depersonalization and CMI.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physical exercise, interest and self-achievement,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ersonalization and total score of CMI (0.36 / 0.38 / P0.01a),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accomplishment and total score of CMI. Job burnout had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尾 0.32 / P0.001), and leisure ha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The intermediate effect was 10.71%. Conclusion Leis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train attendants' mental health and effectively preventing job burnout.
【作者单位】: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医务科;云南技师学院人事处;
【分类号】:R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铁蕾;黄晖;;大学生休闲行为与心理健康关联性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霞;谷金君;李晓雯;张雪芹;吴秀荣;;传染病防疫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01期

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4 张莎;唐立;;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评述[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10期

5 吴萍萍;骆宏;;大学生的休闲性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03期

6 那军;邢立莹;杨晓丽;李宁;于连政;罗妍;张淑娟;杨明;潘国伟;;职业风险、工作压力和组织公平对医生工作倦怠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6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闵亮;;基于工业数据的外部融资依赖与行业波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瑞燕;;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2 廖成发;唐宏;张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干预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丁焕娟;孙美红;;合理情绪疗法培训在防治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8期

4 朱伟;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吴思英;;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5 傅传喜,马文军,许燕君,邓惠鸿,陈泽池,许锐恒,刘国宁,王声ng;职业性、休闲性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1期

6 宋爱芹,姜X,翟敏;男性不育者所获社会支持与其个性的相关性探讨[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7 闫丽娜;苏便苓;李震中;刘振红;;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8 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J];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9 李丽英;邱红洁;;影响职业女性工作倦怠的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23期

10 潘文峰;;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利,刘红,胡斌,张岩;对基层官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J];武警医学;2001年06期

2 左小萍,吴璧锋;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04期

3 陈雪凤,韩碧娥;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05期

4 朱佳怀,蔡久波,许爽,张龙,丁苏徽;舰艇部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1年09期

5 徐继梅;社区老年人睡眠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3期

6 柴光军,杨小为,蒋正杰,高春玉;重大军事行动中飞行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6期

7 陈玉起,王毅;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与健康;2001年10期

8 张志越;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陈朋月,姜华东,杨秀丽;对81例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1年01期

10 王新;关注春节期间的心理健康[J];医药世界;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朱晓红;;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汪向东;;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郑莉君;韩蔓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郑莉君;;维护心理健康迎接21世纪的到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心理健康辅导员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严建雯 金一波;心理健康教育:让健康人更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柳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4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任伟;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俞文智;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晓刘;老师,您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1958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958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