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0~6岁体格发育随访调查
本文选题:早产儿 + ~岁 ; 参考:《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年10期
【摘要】:目的对早产儿0~6岁间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变化规律,为评价这一阶段儿童生长发育、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曾住院的早产儿,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足月儿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其出生时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组,男童在2岁~组,女童在1岁~组身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男、女童在0月龄~、3月龄~、1岁~组头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呈追赶现象或生长。早产儿的追赶现象或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型,男童慢于女童。研究所得0~6岁早产儿体格发育特点及追赶现象或生长规律可为今后该地区早产儿生长发育研究和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term infants at the age of 6 years, and to analyze their changing rule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this stage and taking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premature infa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4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Baoj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 1:1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sex-matched term infants. At birth, height, w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Results the body length of male and fem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t 0 months old, boys at 2 years old and girls at 1 year old (P0.05). The body weight of male and fem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0 months old and 3 months old group (P0.05). The head circumference of preterm infants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is catch-up or growth. The catch-up phenomenon or growth of premature infants decreased with age, and boys were slower than girls.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tch-up phenomena of preterm infants aged 6 years old and their growth pattern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and evaluation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term infants in this area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分类号】:R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梅,陈艳丽,张爱君;大庆市东风新村地区1186名3~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分析[J];九江医学;2003年01期
2 余涛;;儿童体格发育监测及其意义[J];四川医学;2006年02期
3 于昕平;孙平辉;;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4 钟祖毓;石文辛;黄增运;;对本院1962和1977年入学的16—25岁学生体格发育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5 胡虞志;;幼儿体格发育及基本动作发展的追踪研究[J];学校卫生;1989年03期
6 谷祖善;;一种衡量青少年体格发育匀称度的新公式——石医指数[J];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吴梓梁;赖永洪;蒋蔚海;;广东省0~14岁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及性别差异[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8 赖永洪;蒋蔚海;吴梓梁;;广东省0~14岁儿童体格发育的地区差异[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9 吴梓梁,赖永洪,蒋蔚海;广东省0~14岁儿童体格发育的速度及性别差异[J];广东医学;1991年05期
10 谷祖善;;一种衡量青少年体格发育匀称度的新公式——石医指数[J];中国校医;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莉;;南昌市东湖保健二所管区七岁以下儿童十年体格发育连续观察报告(摘要)[A];江西省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及优秀作品评选目录汇编[C];1989年
2 魏梅;;上海市2005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彭艳芬;程茜;李廷玉;刘友学;钟晓妮;魏南田;李书;王继林;;重庆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状况调查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唐久来;卞修凡;郭晓东;胡允文;余世成;唐茂志;王忠仁;史东辉;张翠萍;;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雷军;周小燕;徐萍;;丽水城区6856名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6 童方;米杰;程红;候冬青;赵小元;;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副食摄入与体格发育关系之城乡差异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辉;;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30年变化趋势及标准化生长曲线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黎晓娟;徐火琴;钱绍中;陈勤玲;;八一保育院营养与体格发育监测[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9 杨泽红;张昌华;;贵州省侗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侯莉;;新入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调查分析[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丽珊 本报记者;应注重孩子的体格发育[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记者 任丽梅;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唐笑;全国第4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喜忧参半[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衣晓峰邋靳万庆 王金菊;哈尔滨:儿童体格发育呈良好态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林君;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魏萍 钱峰;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增长城乡差距缩小[N];健康报;2007年
7 李霞;小儿体格发育的指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李学梅;北京娃个儿头十年长了两厘米[N];北京日报;2007年
9 ;孩子是否有必要提前入学[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10 东海县妇幼保健所所长 侍建波;留守儿童的健康不可忽视[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萌;生命早期营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宪伟;云南省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龚雪美;海门市四甲镇2011-2014年3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4 王刚;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体格发育指标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5 邵颖;锦州市城区婴儿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1年
6 黄大元;广西仫佬族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的调查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晓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8 芮东升;母亲孕期贫血患病状况及其对后代体格发育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6年
9 薛婧;某农村初一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对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黄桂玲;小儿体格发育的饮食干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0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06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