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暴露组学的概念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6 20:05

  本文选题:暴露组学 + 全暴露组关联研究 ; 参考:《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暴露组学作为基因组学的补充是指从妊娠开始贯穿整个人生的环境暴露(包括生活方式因素)。暴露源包括外源(污染、辐射、饮食等)和内源(炎症、感染、微生物等)。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之后发展的全暴露组关联研究(EWAS)的目的是对在未知方式下暴露的评估。EWAS方法通过比较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暴露组的分析结果,确定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利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来阐明暴露-效应关系(生化流行病学)、暴露和人体动力学来源(暴露生物学),以及作用机制(系统生物学)。"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在识别个体暴露上都具有科学价值。"自上而下"法用于揭示人类疾病的未知暴露源,而"自下而上"法是用于分析外暴露以及建立干预与预防的方法。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外暴露,也可以用于研究内暴露。内暴露组学采用组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加合物组学等。人类生命早期暴露组学(HELIX)项目是近期启动的描述欧洲人群的早期暴露以及揭示组学标志物和儿童时期健康关系的第一次尝试。该文介绍了其研究方法、工具、思路及其重要意义,同时总结了暴露组学从概念到应用可能面临的挑战。
[Abstract]:Exposures as a complement to genomics refer to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including lifestyle factors) that run through life from pregnancy. Sources of exposure include exogenous (pollution, radiation, diet, etc.) and endogenous (inflammation, infection, microorganisms, etc.). The purpose of the all exposure Group Association study (Ewas), developed after th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is to identify effective biomarker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patient and healthy exposure group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exposure in unknown ways. These biomarkers are then us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sure and effect (biochemical epidemiology), the source of exposure and human dynamics (exposure biology),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systems biology). " Both bottom-up and top-down approaches are of scientific value in identifying individual exposures. The top-down approach is used to reveal unknown sources of exposure to human diseases, while the bottom-up approach is used to analyze external exposures and to establish intervention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Biomarkers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study external exposure, but also to study internal exposure. The methods of internal exposure genomics, such as genomics, proteomics, epigenomics, metabonomics, transcriptome, adductology, etc. The early exposure in Human Life (helix) project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describe early exposure in European populations an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exposure and childhood heal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its research methods, tools, ideas and significance, and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challenges from concept to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3801)
【分类号】:R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贺纪正;张丽梅;沈菊培;朱永官;;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白志鹏,贾纯荣,王宗爽,朱坦;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爽,余欢,白志鹏,朱坦;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与评价方法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2 王佳X;安培培;刘建新;;宏基因组学用于瘤胃微生物代谢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03期

3 苗娟;魏学锋;;甲醛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暴露水平的调查[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10期

4 王军;张旭;;建筑室内人员污染暴露量及其特征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5 张辉;崔焕忠;;宏基因组学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6 吴锡川;杨舒黎;苟潇;冷静;毛华明;;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12期

7 叶丹丹;樊萌萌;关琼;陈红菊;马占山;;宏基因组研究的生物信息学平台现状[J];动物学研究;2012年06期

8 陆剑;李宇红;杜民权;;宏基因组学及其在口腔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9 张庆;李文涛;白桦;吕庆;李海玉;王超;;玩具中苯系物的暴露评估及健康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10 王春梅;魏建荣;马彦;;室内PM_(2.5)暴露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于相毅;毛岩;孙锦业;;有毒化学品筛选中的一种暴露评价方法[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Exposure Assessment to Indoor Air Pollution in Guiyang[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但德忠;方正;谭和平;;我国室内空气质量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4 边归国;;儿童血铅与室内尘埃中铅的化学形态相关性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王佳X;刘建新;;瘤胃纤维分解功能基因的筛选与利用[A];动物营养研究进展(2012年版)[C];2012年

6 王庚辰;;我国PM2.5污染现状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3环境污染及职业暴露与人类癌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邬堂春;;如何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来更好地理解职业健康损害?[A];第十三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敏;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歆华;医院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来源及暴露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刘建龙;基于随机理论的住宅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张莲洁;室内安全生态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5 郭谨一;城市道路环境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扩散及其对行人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陈冬梅;作物多样性栽培对烟草连作障碍的生态调控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包秋华;甘肃和四川省牦牛奶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振方;自毒物质与病原真菌协同对连作地黄的致害作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胡晓娟;广东典型海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10 曾涛涛;常温低基质PN-ANAMMOX耦合工艺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俊俊;农村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PAHs污染及人体暴露方法初探[D];新疆大学;2011年

2 刘舒;番茄灰霉病病株根际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肖肖;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对氨和pH的响应[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沈俊秀;上海市道路交通颗粒污染暴露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黄龙;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孔祥勤;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袁昊;人体移动对室内环境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孙学锋;酒店房间的空气质量与系统节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张映京;南极中山站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碱性蛋白酶基因ACPRO001的克隆、表达和性质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孙安跃;双重基因组重构算法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翟淑妙,徐晓俨;甲醛的暴露与健康效应[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4年05期

2 张金伟;曾润颖;;南极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DNA中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12期

3 葛源;贺纪正;郑袁明;张丽梅;朱永官;;稳定性同位素探测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4 樊奔;崔中利;邱珊莲;曹慧;李顺鹏;;以质粒载体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6年03期

5 蔡莹;陈秀珍;杨克迁;黄力;董志扬;;云南腾冲热泉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6 许跃强;段承杰;周权能;唐纪良;冯家勋;庞浩;封毅;莫新春;郭鸿;张鹏;;造纸废水纸浆沉淀物中未培养微生物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J];微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7 沈菊培;张丽梅;郑袁明;朱永官;贺纪正;;土壤宏基因组学技术及其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鑫,闫素文,丁晓萍,张宁,鲁海鸥,汤洁;雷达作业人员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J];中华男科学;2003年07期

2 ;寒冷状态下鼠的循环功能及其影响[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5年02期

3 邢杰;刘苹;陈青松;杨红英;袁卫红;漆骏;;花卉种植大棚农药暴露对花农健康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4 袁秀娟;牛利民;于丽萍;杨凤珠;马福海;顾瑶;;硒和锗对氟染毒大鼠血清和组织中钙和镁及锌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11期

5 王菱芝;蔡绍玉;滑德发;徐赐鹏;卞绍增;赵金声;徐连德;宁国荣;;橡胶行业硫化炼胶作业工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1年04期

6 胡怀前;机动车驾驶员心电图异常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1998年04期

7 董莉,李先春,高鸿翔,郭宜平,孙心德;生后早期听觉经验对小鼠声调分辨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8期

8 韦世革;李天资;李雪斌;唐雄林;梁烨;;高铝暴露癫痫患者血铝、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9 詹绍康;队列研究中的回答偏性和随访偏性[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10 詹思延;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永宁;;转化毒理学与暴露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应用[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宋斐翡;王昊;贾志建;牛侨;路小婷;;铝职业暴露工人血浆铝含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3 季佳佳;马纪英;丁情;周祺;虎凤仙;柴莲花;刘卫东;李学贵;陈国元;;二硫化碳对接触男工勃起质量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江桂斌;;现代毒理学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5 刘娜;王学民;陈力;孙丕文;程英;周玉田;吴佩兰;;日光暴露对皮肤颜色参数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胜学;1,,3-丁二烯职业暴露人群HPRT基因分子突变机理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蔺新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肺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杰;农药暴露对花卉种植者健康影响的调查[D];昆明医学院;2006年

2 邹云锋;锰作业工人计算机神经行为测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3 杨绪廷;丙烯酰胺作业工人生物标志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李鸿儒;长期吸入艾灸烟雾对成都地区医护人员健康情况影响的现况调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郭颖燕;鞋厂工人苯暴露的健康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赵龙宇;某汽车制造业极低频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7 楼利剑;高压输电线电磁场对作业人员神经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8 余华;丙烯腈作业人群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9 潘鹏;大鼠氡暴露后体内210Po的含量和分布及其对VEGF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龙凤玺;23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药治疗情况的队列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07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