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金属锰致H9c2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3:55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H9c2心肌细胞实验,测定不同锰浓度处理组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金属锰染毒对H9c2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1)采用0,100,200,400μM氯化锰(MnCl_2)分别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进行染毒24小时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采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 3、Bcl-2的相对表达量。(3)采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检测H9c2心肌细胞外液心肌酶谱AST和LDH水平。(4)采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检测H9c2心肌细胞内SOD和CAT水平。采用1mM NAC提前1小时处理H9c2细胞后染锰24小时,染锰剂量同上,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5)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H9c2心肌细胞内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6)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染锰后,H9c2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mTOR、p-mTOR、Atg7、p62、Beclin1、Atg5、Atg3、LC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此外,采用50μM的CQ提前2小时处理H9c2细胞后染锰24小时,染毒剂量为200μM,Western blot检测LC3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共聚焦检测LC3和p62蛋白免疫荧光。10 nM的Rapamycin提前1小时处理后,染锰方法同上,Western blot检测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当染锰浓度≥200μM时,随着染锰浓度的增高,H9c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并可引起H9c2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形态学改变。染锰时间≥12h时,随着染锰时间的增加,各组间H9c2细胞存活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存活率下降。(2)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各组间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率分别为(4.275±2.103%)、(5.225±2.138%)、(10.175±1.756%)、(16.625±5.847%)。各组间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但Cleaved-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400μM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H9c2细胞外液AST无明显改变,但LDH水平逐渐升高,对照、低、中、高剂量组LDH水平分别为(378.162±19.243)U/L、(393.297±28.602)U/L、(410.378±29.219)U/L、(432.432±24.526)U/L。200μM剂量组和400μM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4)NAC抗氧化剂+染锰组与仅有染锰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H9c2细胞内SOD水平呈下降趋势,染锰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AT含量也呈下降趋势,400μM剂量组(2.210±1.601 U/mgprot)显著低于对照组(4.400±0.790U/mgprot)(P0.05)。(5)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H9c2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200μM和400μM剂量组DCFH-DA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而下降,200μM和400μM剂量组红色/绿色荧光平均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共聚焦结果显示,对照组LC3和p62蛋白均弥散分布于胞浆中,染锰组有LC3斑点出现。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9c2细胞400μM剂量组mTOR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其余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其中Atg7蛋白相对表达量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余各剂量组(P0.05),Atg5蛋白相对表达量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200μM剂量组(P0.05),Atg3蛋白相对表达量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100μM剂量组(P0.05);LC3I、LC3I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余各剂量组(P0.05),LC3II蛋白相对表达量200μM和400μM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μM剂量组(P0.05)。各组间LC3II/LC3I的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7)共聚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Q和CQ+Mn处理组LC3蛋白和p62蛋白荧光强度均增高,胞浆内出现明显聚集成斑点状的LC3蛋白和p62蛋白,且CQ+Mn组比CQ组更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Q+Mn处理组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Q和CQ+Mn组LC3II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与对照和Mn处理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Q+Mn处理组LC3II/LC3I比值显著高于对照与Mn处理组(P0.05),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Rapa处理组和Rapa+Mn处理组mTOR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与对照和Mn处理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和Mn处理组之间,Rapa处理组和Rapa+Mn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1)MnCl_2染毒可导致H9c2心肌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存活率。(2)MnCl_2染毒可导致H9c2细胞LDH水平升高。(3)MnCl_2染毒可引起H9c2细胞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应激水平增高。(4)MnCl_2染毒可以抑制mTOR信号通路,启动介导自噬体形成的泛素样接合系统,从而激活自噬。
【图文】:

心肌,心肌细胞凋亡,两两比较,标尺


图 3 各 H9c2 心肌 胞形态学观察(10×)Figure 3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H9c2 cardiomyocytes in each group (10×)[注]:各图右下角标尺为 100 μm。表 2 锰染毒对 H9c2 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x±SD,%)Table2 The apoptosis rates of different manganese-treated H9c2 cardiomyocytes( x±SD,%)MnCl2(μM) n 凋亡率 F 值 P 值0 4 4.275 ± 2.103 11.077 0.001100 4 5.225 ± 2.138200 4 10.175 ± 1.756*400 4 16.625 ± 5.847*#@[注]:采用 ANOVA 的 LSD 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 100 μM 剂量组比较,P<0.05;@与 200 μM 剂量组比较,P<0.05。

氯化锰,对照组,两两比较,低剂量


37图 9 氯化锰对 H9c2 胞 ROS 的影响Figure 9 The ROS levels of different manganese-treated H9c2 cells照组;B:低剂量组;C:中剂量组;D:高剂量组;E:DCFH-DA 平均荧 的 LSD 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君;熊存全;周红成;吴争鸣;;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分离和培养[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2 王有国;;急救: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有区别[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10期

3 宋新爱;林元喜;樊小力;;心肌细胞的纯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10期

4 崔晓兵;;人类成年心肌细胞可以更新[J];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5 李娜;;心肌细胞可以再生[J];科技导报;2009年08期

6 薛惠文;章静波;;人类心肌细胞的更新[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7期

7 刘赫;曹翠苹;刘国良;;高糖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伤害作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年05期

8 吴越阳;铁璐;;~(14)C检测发现了人类心肌细胞更新的证据[J];生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9 陈妍,邓英杰,郝艳丽,王振远,郭秀侠,福泉,苗志林;缺氧对心肌细胞摄取脂质体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11期

10 蔡明清;心肌细胞再生和腔室重塑[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陆;崔琳;王幼平;李彬;于瑞;谢世阳;郝轩轩;朱明军;;含药血清与原代心肌细胞结合的一些思考及验证[A];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暨第二届中国微循环学会痰瘀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2 房亚东;黄跃生;党永明;张家平;张东霞;宋华培;张琼;;上调微管相关蛋白4对缺氧早期心肌细胞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岩;;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4 张保国;赵萍;张文杰;;钼对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5 何作云;刘健;王培勇;;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何作云;刘健;;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滕苗;黄跃生;党永明;房亚东;张琼;;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宋新爱;林元喜;樊小力;;心肌细胞的纯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9 杨德洪;陈佩杰;魏勇;;不同强度运动后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2 mRNA的表达[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刘兴茂;陈昭烈;刘红;熊福银;;心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梦然;血检可监测心肌细胞死亡[N];科技日报;2018年

2 记者 张梦然;人类心肌细胞可极大修复猴子受损的“心”[N];科技日报;2018年

3 记者 聂翠蓉;心肌细胞可制成生物活性二极管[N];科技日报;2017年

4 朱广平 邹争春 记者 陈磊;颠覆教科书 成年心肌细胞能“再生”获证[N];科技日报;2017年

5 记者 李珩;首次揭示成年心肌细胞能再生[N];重庆日报;2017年

6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汪芳;能量代谢给衰弱的心脏加油[N];健康报;2017年

7 特约记者 邹争春 朱广平;成年心肌细胞也能再生[N];健康报;2017年

8 吴理茂 李连达;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记者 张孟军;加发现心肌细胞再生法[N];科技日报;2000年

10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宁;受磷蛋白及钙-ATP酶的生成、转运,,对正常及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钙调控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胡尹兰;抑制let-7i上调CCND2及E2F2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及损伤后心脏功能恢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鹏;Wnt/JNK信号通路对心肌重构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周飞;程序性坏死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5 史P;微小RNA-17-3p促进生理性心脏生长及保护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6 高伟;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促进小鼠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吴琼峰;TRPV4通道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周琼琼;类泛素蛋白FAT10通过稳定小窝蛋白3抑制缺血/缺氧诱导的心肌凋亡[D];南昌大学;2018年

9 黎洪波;心肌细胞多参数复合传感器与系统及其在药物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10 秦士贞;锰对原代培养鸡胚心肌细胞的抗热应激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小超;猝死肉鸡心脏损伤与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9年

2 程红;金属锰致H9c2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泽泽;MEHP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4 杜琳;电针、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高文扬;野蔷薇苷对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院慧芳;刺梨黄酮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8年

7 贡歌;IL28RA与PI3KCG基因对心肌损伤及急性心梗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雪芳;共培养体系中CMECs与心肌细胞相互调控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9 霍金秀;对氧磷酶2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D];河北北方学院;2018年

10 谷硕;PGC-1α参与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5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95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