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34.4
【图文】: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N-甲基苯胺响应值的影响
度将不会加快;同时由于DMS易分解,过高温度会让未参与衍生化反应的DMS水解,过低温度反应时间过长,因此选用上述吸收液在40℃、60℃、80℃的条件下与266.40μg/mLDMS溶液分别反应15min、30min、60min(见图2.2)。结果表明在60℃水浴30min后,N-甲基苯胺的响应值最高且无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志刚;;节能型硫酸二甲酯生产新工艺[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年05期
2 张耕;许兵;梅勇;;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硫酸二甲酯[J];现代预防医学;2018年12期
3 王大钧;;中药治疗硫酸二甲酯皮肤灼伤的体会[J];化工劳动卫生通讯;1985年03期
4 葛祥;;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例救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3期
5 劳照;;“阴险毒辣”的硫酸二甲酯[J];劳动保护;2006年12期
6 曹殿凤;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0例误诊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年01期
7 周玉华;硫酸二甲酯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例护理[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8 简琬晶,谢佩玲;硫酸二甲酯群体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6期
9 褚婵娟;硫酸二甲酯群体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4期
10 吴平谷;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硫酸二甲酯含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美英;肖涛;张秋香;;6例硫酸二甲酯蒸气中毒的急救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赵耀华;张业龙;郇京宁;宋超杰;;硫酸二甲酯烧伤9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3 张元海;杨顺江;刘利平;;硫酸二甲酯烧伤的特点及早期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4 王莹;;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50例临床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5 王金招;;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抢救及护理[A];全国第三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薛美;呼建民;谢环英;曾敏;;一起18人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救治体会[A];全国中毒与救治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刊[C];2002年
7 刘玉珍;;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刘丽荣;张所信;王玮;吕春绪;;二甲基二硫的合成新工艺[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剑波;庞怀林;;邻二甲氧基苯的合成[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喜文;陈习进;王海英;王茂;;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3例[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准确判断 及时报警[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通讯员 张保平 张卫东;湖北富驰公司连续三十一年实现盈利[N];黄冈日报;2009年
3 刘长松邋杨念明;环境应急需建立操作准则[N];湖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彭书桃 陈新树;风暴下的强劲脉动[N];黄石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巧然;中国石油加大环保人员培训力度[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荣先明 通讯员 刘少宾;40万人健康受威胁[N];市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田力;绿色的追求 金色的收获[N];黄石日报;2011年
8 薛华;和平时期的“化学毒液战”[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9 齐继成;价格走低 供应趋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记者 陈启海 毛光勇 通讯员 石聿海;富池之磁[N];湖北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耕;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二甲酯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杨松涛;异香兰素、藜芦醛的合成研究与分离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晓辉;纯化萝卜红色素及衍生物制备、表征[D];重庆大学;2012年
4 崔立君;甲氧胺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崔晓君;辅酶Q_0的合成和优化[D];浙江大学;2003年
6 张晓晓;吡唑酮的甲基化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7 杨兆国;异香兰素及藜芦醛的合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黄小锋;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异香兰素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贺明;硝基甲烷法合成氯化苦及其精制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朱小猛;苯氧菌酯的合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3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