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铜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以及EGF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30 13:58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H22荷瘤小鼠肝癌模型,观察适宜铜浓度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初步研究适宜铜浓度对H22荷瘤小鼠EGFR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铜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昆明小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水),对照组(水+四硫钼酸铵盐TM),加铜组(0.06,0.30,1.50 mg/kg)和铜+TM组(0.06+1,0.30+1,1.50+1 mg/kg),共8组。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给小鼠灌胃4周,使小鼠体内获得铜蓄积。随后,将H22腹水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腿部,建立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再根据相应的分组及硫酸铜浓度继续持续灌胃4周。接种肿瘤以后,每三天记录肿瘤大小一次。8周后,处死小鼠,对移植瘤的发生率、大小及重量进行分析。收集相应器官(脾脏和胸腺)并根据公式计算脏器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用ICP-MS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铜浓度;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bFGF和c-Myc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GFR(pEGFR)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c-Myc蛋白水平。所有数据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小鼠H22移植瘤的发生率达100%;与对照组(水)和铜+TM组相比,加铜组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各组小鼠的肝功能指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CP-MS检测小鼠血清铜结果显示,随着不同的灌胃剂量的增加,小鼠体内的血清铜含量不断增加,且相应的铜+TM组的血清铜低于加铜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铜浓度与肿瘤重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316,P0.05);加铜组的VEGF、bFGF和c-Myc的mRNA的表达量均上升,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肿瘤组织中,加铜组与相应的铜+TM组相比显示,EGFR、pEGFR、pErk1/2和c-Myc蛋白的表达均被上调。结论:适宜的铜浓度能促进H22移植瘤小鼠肝肿瘤的生长,TM对肿瘤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本实验所用的铜灌胃剂量是在机体的允许范围内,未对机体的肝脏和免疫系统造成影响。相应蛋白的表达改变提示铜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是通过EGFR信号通路,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些证据为肝癌的预防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防治铜污染提供了证据。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14
【图文】:

信号通路


Cu对EGFR信号通路的调节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制胶,分离胶


3)将 200 uL BCA 工作液加入以上各孔。(37℃,30 min)4)用酶标仪测得的吸光度数据拟合蛋白标准曲线,再通过样本孔吸光度数据计算相应样本的蛋白浓度(。图2 为本实验BCA法得到的蛋白浓度标准曲线)。图 2 蛋白浓度标准曲线10.3 Western-blot 检测 pEGFR 和 pErk1/2 蛋白(1) 制胶1) 清洗玻璃板后再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2) 制胶a 8% 分离胶的配制(12 mL):dd H2O:5.5 mL30%丙烯酰胺: 3.3 mLPH8.8 Tris :3 mLSDS:120 μL过硫酸铵:120 μLTEMED :7.2 μLb 15% 分离胶的配制(12 mL)dd H2O :2.8 mL30%丙烯酰胺混合液: 6 mLPH8.8Tris :

趋势图,荷瘤小鼠,低铜,高铜


图 3 H22 荷瘤小鼠模型各组肿瘤平均体积的变化趋势A 组:对照组(水);B 组:对照组(水+TM);C 组:低铜组(0.06 mg/kg);D 组:低铜+TM 组E 组:中铜组(0.30 mg/kg);F 组:中铜+TM 组;G 组:高铜组(1.50 mg/kg);H:高铜+TM 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阳;严丽荣;袁少飞;刘海涛;施海峰;;氧化应激与阿尔茨海默病[J];生命科学研究;2015年03期

2 王立成;任玉皎;于淑玲;;Survivin与C-myc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4年11期

3 熊珊珊;石英英;石汉平;;活性氧与肿瘤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年13期

4 邵兴华;张建忠;林国卫;张勇;;铜胁迫对油麦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4期

5 陈兰;徐国建;张裕曾;居颖;石吉彬;江琦;李丽萍;袁晶;邬堂春;陈学敏;;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铅、镉、铜内暴露水平与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的关系[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年05期

6 付建华;赵曼;胡国强;杨达宽;黄云超;;EGFR和E-cadher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8年01期

7 刘宝全;范圣第;;EGFR信号转导机制及靶向治疗[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金进;叶亚新;李丹;韩乐;;重金属铜对玉米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6年03期

9 ;Impact of Electronic Wastes Recycling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6年02期

10 吴茂江,涂长信;铜与人体健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775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75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