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对C57BL/6雄性小鼠急性肝毒性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07:42
目的探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C57BL/6雄性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2、3、4组单次经口染毒1 500 mg/kg(bw DMF后分别在24 h,48 h,72 h处死。1组为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小鼠染毒前后的体重并计算肝脏系数。摘眼球取血并分析血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切片检查肝脏损伤情况;LC-MS/MS检测小鼠血液中N-甲基氨基甲酰加合物(NMHb)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后各组肝脏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37,P<0.05)。24 h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73,P<0.05);肝脏出现多灶性水样变伴小的坏死灶,表现出较明显的肝脏毒性效应。48 h时毒性效应进一步加重,ALT、AS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升至高峰(F=17.173,P<0.05;F=17.633,P<0.05),镜下呈弥漫性肝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染毒后72 h时毒性效应减轻,ALT、AST较48 h时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文章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17年11期 第2023-2026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各组小鼠肝脏大体图片及组织病理改变
示DMF对肝脏的毒性效应在72h时降低。由此可见,DMF染毒后24h肝脏即表现出明显的毒性效应;48h时肝脏毒性效应更为显著,此时肝脏损伤最为严重;72h时肝脏损伤减轻。图2各组小鼠血液中NMHb含量(n=4)DMF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研究表明,DMF在肝脏内主要经过细胞色素酶CYP2E1催化形成N-羟甲基-N-甲醇酰胺(HMMF)和NMF。而NMF经CYP2E1代谢后生成的活性中间产物异氰酸甲酯(MIC)[10]能与肝脏中生物大分子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MIC可与球蛋白的N-末端缬氨酸产生N-甲基氨基甲酰加合物(NMHb)[8,11]。由于Hb能长期存在于红细胞内,故NMHb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优点为其能在红细胞生存期内保持稳定[12]。NMHb的检测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大鼠和人体的血液样本,但能否检测小鼠DMF暴露尚未得到证实。由于小鼠取血量约在1ml,达不到大鼠及人群样本5ml的血量,故检测难度增大,过程亦需优化。通过直接将小鼠全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离心而非离心后清洗,尽可能避免红细胞损失和直接离心导致红细胞分离困难的问题。试验证明,1ml的小鼠全血可以得到至少50mg的Hb固体,满足检测要求。本试验中,NMHb在1组小鼠中无检出,而在2、3、4三个染毒组小鼠中均有检出,反映了NMHb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但NMHb在三个染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染毒后24h时,小鼠体内大部分DMF已经被代谢。本次试验成功实现小鼠体内NMHb的测定,为明确DMF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提供有力证据。参考文献[1]徐波,程娟,江海,等.太仓市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状况调查[J].卫生研究,2014,43(6):1015-1017.[2]陈惠清,李荣宗,李小亮,等.1例二甲基甲酰胺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调查
表2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n=4)组别ALT(U/L)AST(U/L)TG(mmol/L)ALP(U/L)TBA(μmol/L)1组130.67±61.94259.80±102.860.54±0.1195.00±35.726.45±0.072组515.50±269.41a141.00±105.360.60±0.1993.00±28.2519.40±11.553组982.00±272.94a772.00±579.00a0.47±0.16109.67±60.9532.17±24.574组778.33±219.73a651.00±293.67a0.59±0.2370.83±28.7416.47±12.10注:a与1组比较P<0.052.3.2病理组织学光镜下观察对照组(1组)肝小叶轮廓清晰、核大而圆、核仁清晰(图1.B)。染毒后24h(2组)表现为局灶性肝细胞水样变及小的坏死灶形成(图1.C)。染毒后48h(3组)可见较为严重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区组织崩解,肝细胞消失,呈均质红染无结构物质,坏死区周围伴有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图1.D);肝细胞胞浆可见脂滴蓄积,形成囊泡样结构(图1.E)。染毒后72h(4组)可见弥漫性肝细胞水样变性及点状坏死,并伴有大量枯否细胞增生(图1.F)。图1各组小鼠肝脏大体图片及组织病理改变2.4血液中NMHb含量2.3.4组小鼠均有NMHb检出,分别为18.56±9.60,22.35±7.66和19.55±3.56nmol/gglobin,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无检出。见图2。3讨论染毒24h后肝脏已出现明显的毒性效应,表现为肝脏系数和ALT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组的1.26和3.95倍)。虽大体解剖未见异常,但镜下观察已出现肝细胞水样变及DMF染毒后典型的肝脏损伤———肝细胞坏死。染毒48h后肝脏系数进一步升高(为对照组的1.29倍),ALT为对照组7.52倍,AST为对照组2.97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血清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高而AST主要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9]。故AST水平在24h时尚未出现改变,而48h时已显著升高,说明在48h时肝脏细胞已严重损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乙醇联合二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J]. 马秋霞,丛黎明,兰智杰. 职业与健康. 2015(04)
[2]太仓市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状况调查[J]. 徐波,程娟,江海,米凯. 卫生研究. 2014(06)
[3]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检测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者血红蛋白中新型生物标志物[J]. 王春民,刘强,李建,徐波,米凯,程娟. 分析化学. 2014(09)
[4]维生素E对二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J]. 张秀梅,姜超,于素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04)
[5]1例二甲基甲酰胺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调查[J]. 陈惠清,李荣宗,李小亮,温薇,陈慧峰,苏世标. 中国职业医学. 2014(03)
[6]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者血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的测定[J]. 陈伟国,阮征,潘吉,刘丹华,李涛,唐红芳,钱亚玲. 浙江预防医学. 2014(04)
本文编号:2900989
【文章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17年11期 第2023-2026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各组小鼠肝脏大体图片及组织病理改变
示DMF对肝脏的毒性效应在72h时降低。由此可见,DMF染毒后24h肝脏即表现出明显的毒性效应;48h时肝脏毒性效应更为显著,此时肝脏损伤最为严重;72h时肝脏损伤减轻。图2各组小鼠血液中NMHb含量(n=4)DMF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研究表明,DMF在肝脏内主要经过细胞色素酶CYP2E1催化形成N-羟甲基-N-甲醇酰胺(HMMF)和NMF。而NMF经CYP2E1代谢后生成的活性中间产物异氰酸甲酯(MIC)[10]能与肝脏中生物大分子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MIC可与球蛋白的N-末端缬氨酸产生N-甲基氨基甲酰加合物(NMHb)[8,11]。由于Hb能长期存在于红细胞内,故NMHb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优点为其能在红细胞生存期内保持稳定[12]。NMHb的检测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大鼠和人体的血液样本,但能否检测小鼠DMF暴露尚未得到证实。由于小鼠取血量约在1ml,达不到大鼠及人群样本5ml的血量,故检测难度增大,过程亦需优化。通过直接将小鼠全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离心而非离心后清洗,尽可能避免红细胞损失和直接离心导致红细胞分离困难的问题。试验证明,1ml的小鼠全血可以得到至少50mg的Hb固体,满足检测要求。本试验中,NMHb在1组小鼠中无检出,而在2、3、4三个染毒组小鼠中均有检出,反映了NMHb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但NMHb在三个染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染毒后24h时,小鼠体内大部分DMF已经被代谢。本次试验成功实现小鼠体内NMHb的测定,为明确DMF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提供有力证据。参考文献[1]徐波,程娟,江海,等.太仓市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状况调查[J].卫生研究,2014,43(6):1015-1017.[2]陈惠清,李荣宗,李小亮,等.1例二甲基甲酰胺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调查
表2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n=4)组别ALT(U/L)AST(U/L)TG(mmol/L)ALP(U/L)TBA(μmol/L)1组130.67±61.94259.80±102.860.54±0.1195.00±35.726.45±0.072组515.50±269.41a141.00±105.360.60±0.1993.00±28.2519.40±11.553组982.00±272.94a772.00±579.00a0.47±0.16109.67±60.9532.17±24.574组778.33±219.73a651.00±293.67a0.59±0.2370.83±28.7416.47±12.10注:a与1组比较P<0.052.3.2病理组织学光镜下观察对照组(1组)肝小叶轮廓清晰、核大而圆、核仁清晰(图1.B)。染毒后24h(2组)表现为局灶性肝细胞水样变及小的坏死灶形成(图1.C)。染毒后48h(3组)可见较为严重的肝细胞坏死,坏死区组织崩解,肝细胞消失,呈均质红染无结构物质,坏死区周围伴有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图1.D);肝细胞胞浆可见脂滴蓄积,形成囊泡样结构(图1.E)。染毒后72h(4组)可见弥漫性肝细胞水样变性及点状坏死,并伴有大量枯否细胞增生(图1.F)。图1各组小鼠肝脏大体图片及组织病理改变2.4血液中NMHb含量2.3.4组小鼠均有NMHb检出,分别为18.56±9.60,22.35±7.66和19.55±3.56nmol/gglobin,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无检出。见图2。3讨论染毒24h后肝脏已出现明显的毒性效应,表现为肝脏系数和ALT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组的1.26和3.95倍)。虽大体解剖未见异常,但镜下观察已出现肝细胞水样变及DMF染毒后典型的肝脏损伤———肝细胞坏死。染毒48h后肝脏系数进一步升高(为对照组的1.29倍),ALT为对照组7.52倍,AST为对照组2.97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血清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高而AST主要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9]。故AST水平在24h时尚未出现改变,而48h时已显著升高,说明在48h时肝脏细胞已严重损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乙醇联合二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J]. 马秋霞,丛黎明,兰智杰. 职业与健康. 2015(04)
[2]太仓市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状况调查[J]. 徐波,程娟,江海,米凯. 卫生研究. 2014(06)
[3]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检测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者血红蛋白中新型生物标志物[J]. 王春民,刘强,李建,徐波,米凯,程娟. 分析化学. 2014(09)
[4]维生素E对二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J]. 张秀梅,姜超,于素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04)
[5]1例二甲基甲酰胺致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调查[J]. 陈惠清,李荣宗,李小亮,温薇,陈慧峰,苏世标. 中国职业医学. 2014(03)
[6]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者血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的测定[J]. 陈伟国,阮征,潘吉,刘丹华,李涛,唐红芳,钱亚玲. 浙江预防医学. 2014(04)
本文编号:2900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9009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