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我国人群高氯酸盐暴露途径及贡献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4 17:46
  由于高氯酸盐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抑制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导致碘缺乏症,近年来引起了环境学家和卫生部门的广泛关注.为研究高氯酸盐在我国人群中多途径暴露情况,通过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统计,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摄入量,计算出全国14个城市居民在摄入、呼吸、皮肤接触3种暴露途径下高氯酸盐的贡献率,并分析不同流域地区高氯酸盐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1)我国自来水中高氯酸盐浓度在0.149~152μg/L之间.各省份污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武汉、上海、成都污染最为严重.(2)呼吸和皮肤接触途径下高氯酸盐的贡献率很小,分别为0.88%和0.27%,主要为经口摄入途径,其中饮用水、谷物、蔬菜约占总摄入量的92%,具体为蔬菜(32.05%)>饮用水(32.02%)>谷物(28.12%)>肉类(2.51%)>水果(2.30%)>薯类(1.85%)>乳类(1.31%)>蛋类(0.87%)>水产品(0.86%)>豆类(0.16%)>食糖(0.02%).(3)长江流域地区人群高氯酸盐暴露途径主要为饮用水,其他流域地...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2020年1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我国人群高氯酸盐暴露途径及贡献率分析


各城市不同季节饮用水高氯酸盐浓度

氯酸,饮用水,盐浓度


不同流域地区人群高氯酸盐暴露途径贡献率如图3所示,饮用水高氯酸盐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流域差异.整体来看,长江流域人群高氯酸盐暴露来源主要为饮用水,而其他流域地区主要为植物类食物.高氯酸盐饮用水贡献率从低到高为:东南沿海诸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我国未制定高氯酸盐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长江流域地区聚集着众多烟花爆竹生产厂,生产过程用的氧化剂高氯酸铵排放扩散,造成水体污染.四川、江西、上海、湖北四省份饮用水贡献率尤为突出,中值高达68%,最大值为87.7%,表明饮用水是成都、上海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地区居民高氯酸盐暴露的主要风险源.其中,成都饮用水中高氯酸盐浓度约是上海的4.5倍,但由于成都其他膳食如谷物、蔬菜中高氯酸盐污染也很严重,所以成都和上海饮用水贡献率近似相同.膳食中高氯酸盐浓度最高的是绿叶蔬菜,可能是由于叶状植物可以从受污染的土壤或灌溉用水中积累高氯酸盐,例如,通过含高氯酸盐的水灌溉之后,叶面水分蒸发,但高氯酸盐留在其表面.除此之外,叶状蔬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灰尘中的高氯酸盐易沉降在其表面.其他有关成都食物高氯酸盐浓度的调查发现,菠菜中高氯酸盐浓度高达417 ng g-1[26].如表3所示,福建和宁夏谷物贡献率分别高达70%和57%,明显高于其他省份(3%~33%),但两省饮用水途径贡献率较低,约为6%.以大连和沈阳为代表的辽宁省蔬菜贡献率高达64%.另外,宁夏地区肉类和乳类高贡献率较高.整体上各膳食贡献率在区域、流域上呈现趋同性.2.3 各膳食途径高氯酸盐贡献率分布

氯酸,饮用水,盐浓度,人群


(ⅰ)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贡献率计算的参数很多,在贡献率计算过程中,为估计参数做了较多必要的假设,例如成人洗澡时间、洗澡频率相同等,这是对实际情况的简化.由于饮用水摄入量没有准确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人群饮用水摄入量采用平均饮用水摄入量1850 mL,范围在1050~3525 mL之间.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饮用水高氯酸盐贡献率随该参数的取值呈正相关关系.(ⅱ)饮食文化差异的不确定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差异性大,不同地区居民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不同.我国南方和北方分别以米、面为主食,而全麦粉中高氯酸盐的浓度约为大米的4倍;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吃鱼虾等海产品较多,而虾和海藻等水生植物体内高氯酸盐浓度高达70μg kg-1[27].由2017年对上海市售食品中高氯酸盐暴露评估可知,高氯酸盐在茶叶中暴露水平为59.0±51.9μg kg-1[28,29].德国茶叶协会对多种茶叶样本进行调研发现,只有产自中国的所有茶叶含有高氯酸盐.这种由饮食文化带来的差异因人而异,无法作为膳食统一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品中高氯酸盐的污染现状及毒理作用研究进展[J]. 田一媚,宫智勇.  食品科学. 2020(05)
[2]同位素稀释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J]. 孙文闪,周敏,刘芯成,王川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4)
[3]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高氯酸盐污染的暴露评估[J]. 宇盛好,李亦奇,张旭晟,张露菁,彭少杰.  上海预防医学. 2017(06)
[4]高氯酸盐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水平研究进展[J]. 王荣.  四川化工. 2016(06)
[5]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J]. 赵丽云,房玥晖,何宇纳,于冬梅,郭齐雅,于文涛,房红芸,王寻,赵文华.  卫生研究. 2016(04)
[6]我国成人饮水摄入量研究[J]. 郑婵娟,赵秀阁,黄楠,王贝贝,陈奕汀,曹素珍,王丽敏,段小丽.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4(11)
[7]新型环境污染物高氯酸盐的环境化学行为、食品安全及健康风险[J]. 方齐乐,陈宝梁.  科学通报. 2013(26)
[8]中国高氯酸盐污染现状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 杨一琼,高乃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09)
[9]环境中高氯酸盐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分析方法[J]. 姜苏,李院生,马红梅,安春雷.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6)
[10]高氯酸盐的健康危害研究现状[J]. 李琴,孟伟,张金良,于云江,钱岩,车飞,林海鹏.  毒理学杂志. 2009(03)

博士论文
[1]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D]. 李哲敏.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居民膳食高氯酸盐和溴酸盐暴露水平研究[D]. 杨佳佳.武汉工业学院 2012



本文编号:2916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916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