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昼夜温差对非意外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18:20
目的:1.了解2015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主要气象因素和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分布特征;2.利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昼夜温差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发生的影响。3.分析昼夜温差对不同亚群体非意外死亡的影响并找出脆弱人群。方法:收集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20152016年蜀山区每日主要监测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PM2.5、PM10、NO2、SO2、CO和O3,利用蜀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同期蜀山区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信息。采用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在控制主要空气污染物等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分析昼夜温差对非意外死亡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昼夜温差对人群健康寿命年的影响。结果:(1)共收集到合肥市蜀山区2015年2016年非意外死亡患者信息5750例,其中男性占61%(3484/5750),大于等于65岁...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合肥市蜀山区2015-2016年非意外死亡和各温度指标的时间分布
135 10 15 200.510..5120.非非非非非DTR(°C)R600aDys图 2 昼夜温差与非意外死亡关系的剂量反应图3.3.2 昼夜温差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的抛物线型关系以非意外死亡最低相对危险度对应的昼夜温差(5.2 ℃)作为比较基准,模拟昼夜温差同非意外死亡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得出两者呈抛物线性关系,即开始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加,人群发生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大,之后逐渐有减少趋势,但总体相对危险度均大于 1,提示,昼夜温差的增大增加人群发生非意外死亡的风险,详见图 3。图 3 昼夜温差与非意外死亡关系剂量反应图3.3.3 昼夜温差增加对死亡风险的滞后影响以非意外死亡最低相对危险度对应的昼夜温差(5.2 ℃)作为比较基准,昼
图 4 第 75 百分位数不同滞后时间对死亡影响加对死亡风险的分层分析分层,发现 65 岁以上人群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2 天达到最大,RR=1.07(95% CI:1.01~1.12),而温差的影响,只有在暴露后第一天发生非意外1.00~1.22),而其他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按照疾患者在暴露昼夜温差第二天发生非意外的死亡(95%CI:1.00~1.15),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未见究对象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发现:高中以上学历者夜温差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暴露后第一天较为24)持续到第 2 天,祥见表 3。
本文编号:2936103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合肥市蜀山区2015-2016年非意外死亡和各温度指标的时间分布
135 10 15 200.510..5120.非非非非非DTR(°C)R600aDys图 2 昼夜温差与非意外死亡关系的剂量反应图3.3.2 昼夜温差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的抛物线型关系以非意外死亡最低相对危险度对应的昼夜温差(5.2 ℃)作为比较基准,模拟昼夜温差同非意外死亡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得出两者呈抛物线性关系,即开始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加,人群发生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大,之后逐渐有减少趋势,但总体相对危险度均大于 1,提示,昼夜温差的增大增加人群发生非意外死亡的风险,详见图 3。图 3 昼夜温差与非意外死亡关系剂量反应图3.3.3 昼夜温差增加对死亡风险的滞后影响以非意外死亡最低相对危险度对应的昼夜温差(5.2 ℃)作为比较基准,昼
图 4 第 75 百分位数不同滞后时间对死亡影响加对死亡风险的分层分析分层,发现 65 岁以上人群更容易受到昼夜温差2 天达到最大,RR=1.07(95% CI:1.01~1.12),而温差的影响,只有在暴露后第一天发生非意外1.00~1.22),而其他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按照疾患者在暴露昼夜温差第二天发生非意外的死亡(95%CI:1.00~1.15),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未见究对象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发现:高中以上学历者夜温差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暴露后第一天较为24)持续到第 2 天,祥见表 3。
本文编号:2936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9361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