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应对的意识形态渊源及其现实意义——基于中外疫情应对差异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5 00:22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全球各国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意识形态渊源,以文化观、价值观、自由观及治理观为主要代表。见微知著,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观、以人为本价值观、有限边界自由观以及命运共同体治理观,对于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进步、维持社会稳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外疫情应对措施的外在表现
三、疫情应对差异的内在意识形态渊源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观的差异
(二)“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差异
(三)“无限边界”与“有限边界”自由观的差异
(四)“中心外围论”与“命运共同体”治理观的差异
四、中外意识形态渊源差异的现实意义
(一)“集体主义”的文化观对凝聚社会力量的启示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有限边界”的自由观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启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观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在抗疫斗争中经受大考[J]. 颜晓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0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建构[J]. 寇东亮.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3)
[3]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研究[J]. 冯书泉. 科学社会主义. 2016(06)
[4]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J]. 谭培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6)
[5]中西传统自由观之比较[J]. 刘爱玲.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2998195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外疫情应对措施的外在表现
三、疫情应对差异的内在意识形态渊源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观的差异
(二)“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差异
(三)“无限边界”与“有限边界”自由观的差异
(四)“中心外围论”与“命运共同体”治理观的差异
四、中外意识形态渊源差异的现实意义
(一)“集体主义”的文化观对凝聚社会力量的启示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有限边界”的自由观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启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观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在抗疫斗争中经受大考[J]. 颜晓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0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建构[J]. 寇东亮.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3)
[3]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研究[J]. 冯书泉. 科学社会主义. 2016(06)
[4]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J]. 谭培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6)
[5]中西传统自由观之比较[J]. 刘爱玲.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2998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9981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