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本文关键词: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衡阳市综合性医院收治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及患者同事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职业人群、医院、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以期从根本上减少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方法:1、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调查表》,于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调查在湖南省衡阳市6家综合性医院就诊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1156人,了解职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工作单位情况、受伤情况、受伤时个体情况、伤后治疗情况、疾病负担、对安全及自我保护知识的认识等。2、分析急性职业性手外伤瞬时危险因素。3、将未发生手外伤的患者同事1209名作为对照。调查其一般情况、工作单位情况、个体情况、工作环境、自我防护等。结合手外伤患者的调查结果,以手外伤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其他资料如年龄、工龄、职业岗位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职业性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1156名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3.55: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0.12士14.26岁。以初中学历受伤人数最多(636人,52.02%)。受伤的工种以机械制造业(352人,30.45%)、建筑行业(278人,24.05%)和木工(151人,13.06%)居前三位。工龄越短,受伤人数越多,工龄少于一年者占整个受伤人数的62.82%。工资少于3000元/月者有840人,占72.66%。本地区患者809例(69.98%),农村户口者占846例(73.18%)。2、每年3~4月份(278人,24.05%)及7~8月份(319人,27.60%)为事故高发期,2月份就诊人数最少(36人,3.11%)。一周内各天就诊的患者人数变化并不明显。受伤时间以每日8:00-16:00时为事故高发时段(596人,51.56%)。69.52%的患者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28.18%的患者是在加班时间受伤。在刚上班1小时内受伤发生率高达26.52%,离下班1小时内受伤发生率为21.52%。3、受伤部位以手指最常见,其中又以食指损伤人数最多,占20.67%。330例(28.55%)患者仅为单纯皮肤或软组织深部损伤,198例(17.13%)患者伴有皮肤或软组织的缺损,需行植皮或皮瓣手术,78例(6.75%)需断指再植。开放性外伤占92.47%(1069),其中又以切割伤(37.72%)和挤压伤(21.45%)最常见。各种锐器导致的切割伤或刺伤共413例(35.73%));各种机械导致的损伤共381例(32.95%)。4、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瞬时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选取的8个瞬时危险因素(注意力不集中、匆忙、身体不适、戴手套等)均表现出对手外伤有较强的影响作用,IRR值的估计从戴手套的5.68到不熟悉的工作13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的职业性手外伤发生在高温、粉尘多、噪音高、拥挤及空气流动不畅等不良工作环境中,78.45%发生在乡镇、私营或个体企业,53.63%发生在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年龄㩳25岁、企业规模小、中资私营、个体企业、工作负荷大、工龄㩳1年、没有岗前培训、不熟悉工作、没有保护措施、作业环境差、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是手外伤是否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职业性手外伤具备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病率。3、提升职业人群安全意识、增强防护、改进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制度、改善企业作业环境、加强岗前培训等可有效的预防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
【关键词】:职业性手外伤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3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7
- 1.1 背景及意义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1
- 2.1 研究对象17
- 2.2 调查方法17-19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19-21
- 第3章 结果21-35
- 3.1 一般情况21
- 3.2 手外伤患者人员分布特征21-25
- 3.3 职业性手外伤受伤时间分布特征25-27
- 3.4 手外伤患者地区分布27
- 3.5 手外伤患者受伤特征27-31
- 3.6 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31-33
- 3.7 治疗情况33-35
- 第4章 讨论35-43
- 4.1 职业性手外伤的人员分布特征35-36
- 4.2 职业性手外伤受伤时间分布特征36-37
- 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地区分布特征37
- 4.4 手外伤患者受伤特征分析37-38
- 4.5 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38-39
- 4.6 建议39-43
- 第5章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9
- 综述49-57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5
- 已发表的论文65-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红,黄德华,邱圳荣,关秀琴,俞玉梅,李宝华;1782例机械性手外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04期
2 杨静,贾锐,朱雪辉;手外伤患者入出院健康教育需求的探讨[J];天津护理;2004年05期
3 刘琼蓉;;健康教育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4期
4 潘榕;姜岳明;吴才仰;胡万达;;职业性手外伤分布特征及预防[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年05期
5 王炜;陈学明;赵凤;;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01期
6 王英皎;;撕脱性手外伤的术后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7 丁瑜;;2153例手外伤住院患者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09年12期
8 王新玲;焦来霞;李桂梅;刘志英;;煤矿手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24期
9 陈萍;;50例手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02期
10 王澍寰;做好手外伤的早期处理[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少云;;作业治疗在手外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2 柳彦岭;;手外伤术后的综合功能康复[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柳彦岭;;手外伤术后的综合功能康复[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4 刘建华;贾瑛;史晓娟;;手外伤患者换药时发生晕厥的原因及其预防[A];全国第二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韩卫平;吴肖波;缪俊波;;复杂手外伤在基层医院的治疗[A];浙江省第十四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蒯英英;;一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合并手外伤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7 金克峙;David A.Lombard;Theodore K.Courtney;Gary S.Sorock;黎明强;潘榕;王欣;林洁;刘强;Melissa J.Perry;梁友信;;职业手外伤的时程因素和瞬时危险因素的研究[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彩艳;王雪莲;薛媛媛;;浅谈手外伤的护理体会[A];宁夏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陈贯一;郭志毅;王开玉;扈文贞;;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急诊处理[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10 米立新;田疆;;手外伤患者康复中的心理分析[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整治冲压行业手外伤事故调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2 通讯员 衣晓峰 金鸥;手外伤术后康复至关重要[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朱悦露;手外伤后尽早治疗是关键[N];嘉兴日报;2007年
4 ;手外伤的家庭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金鸥;手外伤现场处置勿慌乱[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金鸥 刘宇 记者 韩雪;我省首家手外伤微创治疗中心成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手外伤后的家庭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记者 王军红;宁波整治冲压行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闫静;提防上班后和下班前的那1小时[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2年
10 北京积水潭医院 张连玉;手外伤后怎样尽快恢复手功能[N];健康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晓亮;玉米联合收割机致手外伤的治疗[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胡朝阳;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D];南华大学;2015年
3 张光正;珠三角地区手外伤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孔文明;宁波市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徐双燕;手外伤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6 陈芳;临沂市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厂中手外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曦;437例手外伤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杜娜;急性手外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梁茜;某医院237例农业机械性手外伤致伤原因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4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