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浮现,重金属超标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重金属常来自于污染的水、土壤、大气。当重金属进入体内后,重金属可能与细胞中某些蛋白质或者酶发生反应,造成其活性丧失,还可能损伤DNA,影响细胞复制,造成DNA突变,还会累积在体内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中毒,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本研究以探究重金属对细胞损伤为出发点,首先对样品前处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酸体系和酸比例,还对石墨炉程序升温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灰化和原子化温度,然后运用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经过不同浓度镉、铅、镍和铜处理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对四种重金属的吸收作用,选取了酶标仪测量吸光值方法测定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重金属的培养基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四种重金属中,Cd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在81.8-100%之间,Pb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在66.4-100%之间,Ni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在89.5-100%之间,Cu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在47.2-100%之间,其中细胞在Pb和Cu中存活率变化趋势要明显于Cd和Ni。随着重金属浓度不断增多,细胞存活率在下降,其中Pb和Cu的存活率随浓度增加有明显下降,Cd和Ni下降不明显,说明细胞对Cd和Ni的耐受性要强于Pb和Cu,可能与细胞中谷胱甘肽等蛋白质表达有关,这些蛋白与重金属Cd和Ni结合作用强于Pb和Cu,避免了重金属损伤DNA、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减弱了细胞凋亡。细胞对Cd的吸收率为20.0-76.0%,对Pb的吸收率为1.0-20.7%,对Ni的吸收率为64.5-87.6%,对Cu的吸收率为2.9-11.5%。细胞对Ni和Cd吸收较明显,对Pb和Cu吸收作用较低,可见细胞对重金属有选择性吸收。细胞对Cd的吸收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Cd浓度超过10μg/L时,细胞对Cd吸收率明显升高,在25μg/L时达到峰值,吸收率达到76.0%,且随着浓度升高吸收率不再上升,受重金属浓度升高影响很小,这可能与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改变有关,使得更多的Cd无法进入细胞。细胞对Pb的吸收率呈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Pb浓度在300μg/L时吸收率达到最大值20.7%,随后随着浓度升高逐渐递减至2.9%,这可能与酶蛋白或金属结合蛋白上的二价金属离子结合位点改变有关。细胞对Ni的吸收率呈逐渐升高随后略微降低的趋势,在500μg/L时吸收率达到最大值87.6%,随后吸收率略微降低,受重金属浓度增加的影响不大,这可能与细胞Ca2+协同转运、二价阳离子载体运输有关。细胞对Cu的吸收率呈逐渐增高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000μg/L时吸收率达到最大值11.5%,随后逐渐降低至8.8%,可能与Cu作用的靶点线粒体的自我保护有关。虽然细胞对Cd和Ni的吸收率较高,但是细胞对Cd和Ni的耐受性却要强于Pb和Cu,导致的细胞凋亡作用弱于Pb和Cu,这可能由于Cd和Ni通过离子泵或者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形成金属离子-蛋白复合物导致毒性下降有着一定联系。本研究为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程度检测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采用的湿法消解作为细胞与培养基样品前处理方法为细胞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前处理方法,运用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为细胞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并探讨了细胞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率及受影响的情况,对于研究重金属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金属 细胞损伤 原子吸收光谱法 定量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8
- 1.1 研究背景10
- 1.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10-11
- 1.3 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机制11-28
- 1.3.1 镉对细胞的损伤机理12-17
- 1.3.2 铅对细胞的损伤机理17-19
- 1.3.3 镍对细胞的损伤机理19-24
- 1.3.4 铜对细胞的损伤机理24-28
- 第2章 含重金属培养基与细胞消解方法研究28-36
- 2.1 引言28
- 2.2 仪器与试剂28-29
- 2.2.1 仪器28-29
- 2.2.2 试剂29
- 2.3 样品消解方法29-31
- 2.3.1 湿法消解酸体系的优化29-30
- 2.3.2 湿法消解酸比例的优化30-31
- 2.3.3 湿法消解程序升温的优化31
- 2.4 结果与讨论31-34
- 2.5 本章小结34-36
- 第3章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中的重金属36-54
- 3.1 引言36
- 3.2 原子吸收光谱法36-40
- 3.2.1 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36-39
- 3.2.2 原子吸收光谱仪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参数39-40
- 3.3 主要仪器和试剂40-42
- 3.3.1 仪器40-41
- 3.3.2 试剂41
- 3.3.3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41-42
- 3.4 实验方法42-44
- 3.4.1 细胞传代培养42
- 3.4.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42-43
- 3.4.3 原子吸收测定条件43
- 3.4.4 细胞与培养基的消解43-44
- 3.5 结果与讨论44-53
- 3.5.1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44
- 3.5.2 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44-46
- 3.5.3 标准曲线的绘制46-47
- 3.5.4 灵敏度和准确性47-48
- 3.5.5 样品的测定48-53
- 3.6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锦琪,张平宽,关韶峰,吴京,于方治,密继红;磁场对加热所致红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J];生物磁学;2003年01期
2 张家骧;缺氧引起细胞损伤的一般机理[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3 田中,李艳斌;运动与红细胞损伤[J];山东体育科技;1998年04期
4 ;国外窗口[J];医学信息荟萃;1993年04期
5 叶煦亭;镉中毒诱发的自由基对红细胞损伤及带3蛋白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贺永明;崔凤梅;;低剂量辐照细胞损伤机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06期
7 Trump BF;Berezesky IK;谭景莹;;离子调节、细胞损伤与致癌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8年03期
8 赵国华;韩笑;;虫草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韩铭;邓子辉;薛辉;李永明;颜光涛;;瘦素减轻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康美艳;;血液冷藏时间对滤白过程红细胞损伤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檀;张纬萍;袁玉梅;方三华;魏尔清;;5-脂氧酶在PC12细胞缺糖低氧损伤时的激活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树滔;张晨;赵花琴;陈晓超;饶平凡;;融合蛋白PTD-SOD对紫外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晨;赵花琴;刘元刚;饶平凡;刘树滔;;PTD-SOD对紫外线造成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贺静;李雅莉;张兰;;药物对过氧化氢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2013年全国老年性痴呆与相关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崔玉芳;杨红;高亚兵;崔雪梅;熊呈琦;高临路;王德文;;电磁脉冲对犬淋巴细胞损伤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王子兵;崔玉芳;郭瑛;徐菡;姜竺君;靳巍;董波;毛建平;;辐射诱发的人AHH-1 T细胞损伤特点及机制探讨[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祥宏;申海涛;吕平;邢欣;邢凌霄;严霞;王俊灵;;JNK信号转导通路在黄曲霉毒素G1诱导A549细胞损伤中的意义[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洪;孟海伟;冯蕾;吴凤霞;何秀全;景爱红;张忠和;刘树伟;;EGB761对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魏伟平;薛耀明;高方;朱波;李晨钟;;高糖诱导INS-1细胞损伤的记忆效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韩阳光;许静;杨卓;;LIF对AM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常丽君;干细胞利用“急救箱”修复细胞损伤[N];科技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禾;怎样饮食才能有效预防癌症?[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Aβ_(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齐;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樊茹;黄酮类化合物CJY对β-淀粉样蛋白25-35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郑小敏;施普善注射液对谷氨酸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覃丽琳;氟的细胞损伤作用及硒和维生素E的干预效果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何国维;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的促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龙颖;卷烟烟气抽提物致BEAS-2B细胞损伤及茶多酚保护作用[D];南华大学;2011年
7 俞慧;茶多酚对草甘膦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蚌埠医学院;2013年
8 王丽娜;开心散对Aβ_(25-35)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彩莲;小檗碱对H_2O_2和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许若颀;血红素氧合酶对长波紫外线导致人体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重金属导致细胞损伤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8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