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
本文关键词:2015年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监测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了解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毒及耐药特点。方法选取无锡、常州、盐城3个监测点,采集江苏省范围内的网店自制食品共214份。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并对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被检测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3株,总检出率为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4株,未检出沙门氏菌,3份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出国家规定的限量值。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株产生葡萄球菌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普遍耐药,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耐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江苏地区网店自制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比较严重,产肠毒素比例高,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购食品的监管力度,确保网购食品安全。
【作者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网购自制食品 葡萄球菌肠毒素 药物敏感性试验
【分类号】:R155.3
【正文快照】: 网购食品快捷方便,种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网购自制食品已经在习惯于网上购物的特定人群中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这类食品的销售上升趋势明显。于出售食品的网店门槛较低,大多没有工商注册登记,且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因此其所生产的食品多为“三无”产品,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国,王文英,叶承华;2004年衢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6期
2 高玉春;巢国祥;;2005年扬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3 徐晓可;吴清平;张菊梅;杨小鹃;周艳红;;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5期
4 张鸿斌;左翠瑛;;湖北省黄石市6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9年04期
5 梁景涛;谢翊;陈淑玲;林秋芬;卢振林;;佛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6期
6 王笑笑;高腾云;;影响牛肉质量安全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危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7期
7 张启涛;;临泉县2009年部分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8 万志刚;汤慕瑾;吕敬章;罗志军;洪小柳;马淑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多重PCR方法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1期
9 赵静;孙海娟;冯叙桥;;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年05期
10 吕素玲;苏爱荣;诸葛石养;王红;黄彦;韦程媛;;2011年-2012年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鉴定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国;汪垂章;张建民;金莞尔;王文英;于丽莉;杨瑞军;叶承华;;2002-2004年衢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2 李志勇;高东微;易敏英;王志强;凌莉;;我国华南地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分布规律研究[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罗贤如;黄薇;张锦周;张燕;王舟;潘柳波;范兴;张志航;;2009-2011年深圳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慧艳;陈倩;张正;;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小春;陈慧燕;章乐怡;李毅;王良怀;洪程基;吴跃进;;温州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姜侃;张东雷;金燕飞;陈小珍;;四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1年第6期[C];2012年
7 孙力军;王雅玲;陈宏;;芽孢杆菌抗菌肽应用于海产品安全控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策略[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桂华;刘红晶;于颖欣;吕忠江;金泰山;王鹏;黄鑫;赵玉洁;;多重PCR快速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方法研究[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9 王素英;申江;;微生物污染及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A];第3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丽荣;魏泉德;林毅雄;谭爱军;郑予柯;方艳梅;肖慧洁;;食源性致病菌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的研制[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实习生 李玉洁;我市完成上半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N];张掖日报;2011年
2 魏小刚;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梁晓 通讯员 高世博 卢yN舟;我市完成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检验[N];郑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岚 通讯员 朱巍 梁秀梅;我市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覆盖[N];洛阳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驰;影响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与风险分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2 余水静;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靶点发掘系统及数据库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孙智勇;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明强;免疫荧光法及红外光谱法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爽;运用寡核苷酸芯片鉴定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技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佳峰;多色实时PCR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广谱检测与识别[D];厦门大学;2007年
4 路春霞;应用红外光谱法区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5 孙鸿燕;四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1年
6 苏裕心;几种食源性致病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巢国祥;扬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现状、耐药特性和关键控制点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钱静;安徽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秀峰;2007年顺义区食品污染物与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10 聂萌;通用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定食源致病菌方法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2015年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50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