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饮食习惯 行为习惯 社会经济状况 自然绝经年龄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状况,阐明影响吉林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吉林省9个市(州)共32个区/市/县选取18~79岁的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实际完成有效样本21 435名,共筛选出女性样本11 098名,其中已自然绝经女性4 875名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采用复杂加权方法估计平均自然绝经年龄和自然绝经年龄中位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出生年份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差异,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结果:吉林省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9.11±4.19)岁,自然绝经年龄中位数为50.00岁,自然绝经者4 881名,40岁绝经者111名(2.27%),40~45岁绝经者643名(13.17%),46~53岁绝经者3 513名(71.97%),54岁以上绝经者573名(11.74%),另有41名(0.85%)绝经年龄缺失。不同出生年份(70~79岁为1933—1942年、60~69岁为1943—1952年、57~59岁为1953—1955年)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显示,城市和农村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33,P0.001;F=7.400,P0.001),未分地区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78,P0.001),经SNK法比较,3组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38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51岁、1933—1942年出生组48.81岁;城市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33,P0.001),经SNK-q检验比较,3组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任意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77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73岁和1933—1942年出生组48.85岁;农村不同年份出生女性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0,P=0.001),经SNK-q检验比较,1953—1955年出生组与另外2组自然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绝经年龄分别为1953—1955年出生组50.09岁、1943—1952年出生组49.33岁和1933—1942年出生组48.74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体育锻炼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089,P0.001;r=0.150,P=0.025),吸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257,P=0.002;r=-0.061,P=0.016)。饮食因素,例如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和肉类食用频率与自然绝经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吉林省不同出生年份的女性平均自然绝经年龄有差异;BMI、吸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可能是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饮食习惯 行为习惯 社会经济状况 自然绝经年龄 影响因素
【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1Z116)
【分类号】:R711.51
【正文快照】: 自然绝经指卵巢功能衰退、月经永久性停止来潮,临床认为连续12个月无月经来潮为绝经。延缓绝经对女性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使女性预期寿命延长,减少全死因死亡率[1];可以使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降低,并且能降低因冠心病[2]、心绞痛、中风[3]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死亡率[4];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广宁;王小云;杨洪艳;欧爱华;;中国城市女性绝经年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08期
2 叶运莉;刘娅;李爱玲;贾红;傅晓冬;杨超;;泸州市妇女绝经年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11期
3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声;许传亮;高旭;高小峰;刘智勇;汤昊;侯建国;王林辉;孙颖浩;;身体质量指数与前列腺癌预后因素及睾酮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0年05期
2 李珊;刘小青;陈玉玺;卢飞舟;牛树茂;高曙光;倪旭东;董凤霞;刘广旭;王报立;;空军某部超重肥胖干部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J];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3 崔冬清;王虹;;六分钟步行试验评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6期
4 颜祝云;;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3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31期
5 杨斌;翟凤英;潘先海;李永忠;陈燕秋;程秀玉;;海南省居民体质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12期
6 马忠军;耿晓云;;化积清热固冲降溢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5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年02期
7 王晶;尚丽新;黄河玲;王心;霍晓溪;卢翠敏;;妊娠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人民军医;2011年12期
8 杨健科;李树坚;;云南彝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1期
9 蔡皓;;上海市大学生BMI特征与变化趋势[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沈秀华;蔡威;陶晔璇;赵军民;孙鸿兰;汤庆娅;;上海某医学院本科阶段学生体质量指数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喜明;仝小林;;“膏浊”致病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刘喜明;仝小林;;“膏浊”致病论[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蒋朱明;陈伟;张澍田;蔡威;詹文华;江华;陶晔璇;;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A];“营养支持的概况与进展”分论坛暨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7年
4 马玉霞;张兵;王惠君;杜文雯;苏畅;翟凤英;;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城乡居民血压关系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2年第1期[C];2012年
5 熊玲玲;;代谢综合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A];第二十八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一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运明;国人健康风险模型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欧阳强波;针灸治疗肥胖病临床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冯娟;从肾肝心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海全;中药骨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质量改善作用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董柳;消膏转浊法逆转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赵春梅;坤泰胶囊、龙凤宝胶囊治疗绝经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白秀美;单味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欢;膈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海椒;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Th1/Th2失衡在尘肺发病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古应超;肥胖及减重手术对PPARγ、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的影响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梅;绝经前后诸证肝气郁结型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强;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徐洁;江苏省公安派出所所长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其生活方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丽;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沛;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对肥胖患者影响的临床数据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刘贤明;胃旁路术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楚舟;孕前BMI与妊娠结局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丽丽;石河子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逯越;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特征及遗传易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居乔;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数与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玉学;;什么因素决定绝经年龄?[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3年01期
2 徐苓;赵珩;葛秦生;;围绝经期的流行病学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3 魏向群,张鸿慧,魏振华,白庭富,钱贵生;新平县彝族傣族妇女绝经年龄及相关情况调查[J];云南医药;2004年04期
4 冯和,孟谦谦,林哲,佟伟军;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11期
5 王君;张洪波;陶芳标;许娟;;安徽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与体脂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661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66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