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评价颈动脉斑块成分及体积与脑血管症状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10-11 07:29
本文关键词:CTA评价颈动脉斑块成分及体积与脑血管症状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 斑块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摘要】:目的:采用CTA探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段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差异、及其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行颈动脉CTA检查患者100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55±9)岁。根据CT值的不同区分颈动脉分叉处及虹吸段斑块成分(脂质斑块60 HU;混合斑块60~130 HU;钙化斑块130 HU),并测量各成分斑块体积。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分析颈内动脉虹吸段与颈总动脉分叉部各组分斑块体积及构成比差异,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的面积,分析斑块总体积、各成分斑块体积对预测出现脑血管症状的准确性。结果:颈动脉分叉段与虹吸段斑块总体积分别为(752.3±3.4)mm~3,(56.2±5.541)mm~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段脂质斑块数量构成比为16.8%,钙化斑块数量构成比为49.1%,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为34.1%;颈总动脉脂质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分别为33.3%,32.0%,34.6%,两处斑块数量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26.07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分叉斑块总体积、脂质斑块体积及混合斑块体积对脑血管症状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0.773及0.653,且颈动脉分叉脂质斑块体积为203.383 mm3时为最佳截割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0%、82.2%。结论:颈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虹吸部不同类型斑块体积和构成比间有显著差异,颈动脉分叉部脂质斑块体积对脑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 斑块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分类号】:R743.3;R816.1
【正文快照】: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特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是全球范围内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过去认为造成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血管病变主要发生于颅内动脉,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普清;王勇;王安平;曹治华;宋金辉;黄t,
本文编号:1011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0112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