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评价
本文关键词: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体积 肝灌注参数 肝硬化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5例,使用1972年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指标,分为A、B、C级,称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按照1∶1的匹配,收集正常肝脏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均应用我院CT对肝脏进行体积(LV)测量和灌注成像(PWI),并应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机和CT Perfusion 4对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的测量和肝脏灌注参数计算,并进行评价,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的血流量、血容量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平均通过时间延长(F=3.32,P=0.028);肝动脉灌注分数增大(F=48.13,P0.01);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的肝体积均减少(P0.05)。结论 CT能够较准确检测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更好评价肝脏情况。
【作者单位】: 镇江市中医院影像科;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体积 肝灌注参数 肝硬化
【分类号】:R575.2;R816.5
【正文快照】: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所导致的肝脏长期慢性损害的晚期阶段,其具有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的特征[1-2]。病因复杂,主要有血吸虫病、免疫紊乱、遗传代谢、药物、病毒、工业等影响[3]。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4]。发病机制是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后,导致肝细胞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和平;;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2期
2 夏志燕;;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24期
3 王建辉,唐敖荣,,张臣烈,杨毓兴;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分类与预后评价[J];武警医学;1995年04期
4 王国良,龚承友,鲁星燧,陈国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征象和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1期
5 陈树平;黄云龙;蒋顺和;谢宗贵;;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像分析(着重X线和CT)[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年03期
6 谭晓明;蔡越飞;李淑荣;左淑杰;;CT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S1期
7 徐隽;宋彬;吴傼;杨洋;李迎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附4例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8 代向党;潘正常;;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临床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2期
9 王昭华;王立民;韩伟;;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10 崔树彦;刘燕超;宇文阁;叶立红;赵召霞;刘莲;;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CT表现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玲;梁小春;刘涛;曾秋华;王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CT预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王丽;吴雅峰;刘桂梅;卢晓萧;王微;王良;;二维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与CT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诊断的对比分析[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钟百书;杨根仁;张胜;汪启东;阮凌翔;钱秉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胰内外CT和MR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振豫;徐芸;吕传剑;宋燕;;CT面罩式覆盖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分析[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范跃星;王峰;张锦;原华明;;CT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静;姚欣敏;;CT引导下穿刺检查和外引流诊治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汉丰;周翔平;杜勇;张小明;董国礼;文天夫;余建琼;黄娟;;功能CT评价肝硬化储备功能的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8 郑荣琴;苏中振;工藤正俊;川崎俊彦;南康范;;超声、CT及MRI诊断肝硬化的比较[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杨先;程文;荆慧;孙一欣;郭丹阳;;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CT、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许茂盛;;结肠炎的影像学(CT)诊断[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张军;应用能谱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倩;能谱CT于梗阻性黄疸病变显示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管艳;肝硬化的CT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翔;肝硬化患者腰椎骨密度CT定量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李小会;脂肪肝CT定量诊断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玲;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价值[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吕蓉;与肝硬化相关的周围肺动脉血管扩张的CT征象[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汪建华;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功能性成像诊断及其与CT比较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江帆;宝石CT能谱成像的多部位、多参数联合研究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2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02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