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失重大鼠骨折风险及性别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大鼠骨折风险及性别差异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失重下雌、雄性大鼠影像学参数预测骨折风险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 3月龄雌、雄性SD大鼠40只,按性别及是否失重随机分为4组,4周后,双能X线检测L4椎体、股骨BMD,Micro-CT分析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测试力学强度。结果失重4周后,雌性组子宫重量降低47.3%,雄性组精囊重量降低39.5%。失重试验组BMD显著下降,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增加;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压缩压力(MPa)、抗弯曲载荷(N)较对照组显著下降。BMD、BV/TV、Tb.Th、Tb.N、Tb.Sp与最大力学强度Fmax相关性系数r,雄性组为0.985、0.995、0.948、0.957、-0.990,雌性组为0.908、0.899、0.873、0.852、-0.76。结论失重4周后,不同性别大鼠BMD明显降低,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更严重原因之一。骨密度与失重后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可综合有效地预测失重后的骨折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性激素
【基金】:全军武器预研基金(9140A7040109JB1003)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MFA15K03)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北京100853)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女性航天员的数量占航天员总数的20%,而近两年选拔的航天员中女性约占50%[1]。2003年“神五”发射成功,我国首位男航天员进入太空,2012年“神九”搭载我国首位女航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庆义,李俊峰,王天舒;水下模拟失重动力学研究综述[J];力学与实践;2004年03期
2 王俊锋;郝丛军;刘长庭;汪德生;袁明;;模拟失重时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内皮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3 高放;张立藩;黄威权;孙岚;;慢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不能完全防止模拟失重大鼠血管的适应性结构变化[J];生理学报;2007年06期
4 章烨;袁明;李婷;张莹;刘长庭;;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何薇薇;王爱红;贾化平;梁会泽;周环宇;邵将;魏相东;;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下房室平面运动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6 周环宇;梁会泽;何薇薇;许永杰;魏相东;贾化平;王爱红;;模拟失重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年05期
7 韩浩伦;吴玮;薄少军;丁瑞英;王鸿南;;豚鼠模拟失重的实验设计与应用[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1年02期
8 董丽;王琼;刘新民;杨思进;;地面模拟失重实验方法概况[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年05期
9 王金华;模拟失重对人体作用的新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10 沈羡云,王玉清,向求鲁,孟京瑞;中药在改善模拟失重兔主要脏器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芮;续惠云;狄升蒙;骞爱荣;商澎;;抗磁悬浮模拟失重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巴福森;武惠斌;吴元亮;张红;;模拟失重条件下微生物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石菲;卢东源;王永春;杜挺媛;孙喜庆;;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彭远开;费锦学;张宝兰;刘钢;张华;徐国林;;模拟失重对吸4%二氧化碳人体生理反应的影响[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谢琼;王静;吴元亮;张红;辛冰牧;李勇枝;黄伟芬;;回转器模拟失重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耿捷;孙喜庆;孙会品;曹新生;;模拟失重21d对兔脑含水量和组织形态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杜挺媛;张舒;曹新生;王冰;;模拟失重和流体剪切应力对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毛文波;悬浮在空中的手术台[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烨;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邹琳;模拟失重所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李天志;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循环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王俊锋;模拟失重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和药物干预对一氧化氮表达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袁明;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陈杰;长期模拟失重下心脏适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7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8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9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李成林;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东源;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兵;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女性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郭芮;模拟失重对下颌骨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4 苏嘉霖;模拟失重状态下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与降钙素的干预[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6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郑丽娟;模拟失重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陈英;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朱填莉;72小时模拟失重对心理旋转能力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王世鹏;不同运动形式对模拟失重后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5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06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