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血管成像定量分析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冠脉冠心病患者中斑块狭窄的差异
本文关键词:冠脉CT血管成像定量分析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冠脉冠心病患者中斑块狭窄的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血管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稳定型冠心病的斑块负荷及血管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ACS患者及其年龄、性别均匹配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CS组和对照组,均行CTA检测并采用自动计算机软件包定量计算斑块及血管体积、各斑块负荷、血管狭窄及血管重建指标。结果:ACS组的非钙化斑块(NCP)负荷、总斑块负荷、狭窄程度及重建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各种斑块及总斑块体积、血管体积及钙化斑块(CP)负荷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P负荷及正性重建在ACS组中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35,0.007),而对照组中的CP负荷则高于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CTA可有效的鉴别ACS和稳定型冠心病的斑块负荷及血管狭窄等的差异,值得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单位】: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CT室;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基金】: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CY-S-22(7))
【分类号】:R541.4;R816.2
【正文快照】: 作者单位:617000四川,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韦章诚、高德军、彭川),CT室(罗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稳定型冠心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即冠脉粥样斑块形成[1]。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形成的斑块多不稳定,主要由大脂核和薄纤维帽组成,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旺;赵水平;;稳定型冠心病治疗方案的临床抉择[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6期
2 黄政;蒋廷波;程久佩;;稳定型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1年03期
3 陈莉;王勇;;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强化他汀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14期
4 杨庭树;;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管理[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5 CQS;不稳定型冠心病的长期低分子团肝素治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9年23期
6 ;肌钙蛋白可用来判定不稳定型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和程度[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4期
7 周锦;;探讨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案[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04期
8 张子新;李超君;余陆娇;;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与动脉弹性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年07期
9 李伟;马洪明;;最佳药物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效果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无关[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26期
10 张秀平;18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立普妥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鸣;傅慎文;;药物治疗与PCI术对稳定型冠心病预后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2 黄政;蒋廷波;程久佩;;稳定型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彦;张葵;魏红霞;徐志晔;顾光煜;张正芳;谭婷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稳定型冠心病[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信暖;高敏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者的疾病谱特征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彭金祥;双心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马晓腾;胱抑素C与单核细胞及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08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08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