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21:12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摘要】: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操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演变,竞技健美操趋向于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与高规格的成套完成,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机率增大。运动损伤破坏了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制约着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和运动生涯的延续。如何采用合理的方式防治运动损伤是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中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布特征展开分析,发现运动损伤的规律和趋势,找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治疗和康复措施,为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指导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是腕、踝、膝,对应损伤率分别是43.94%、40.15%和30.3%。 2)在一个竞技健美操训练周期中,赛前训练期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达61.36%;在单节训练课中,基本部分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达73.48%;在训练内容上,完成难度动作C组跳与跃时,运动损伤发生率排在第一位。 3)慢性损伤是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主要损伤类型,损伤率为53.51%,常见损伤部位是腰、膝、足弓;急性损伤也不容忽视,常见损伤部位是腕、踝、大腿。 4)急性损伤数量方面,一级运动员人均1.96次,运动健将人均1.4次,国际健将人均0.67次,急性运动损伤数量随着运动员等级的提高而减少。 5)高水平竞技健美操男女运动员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率存在差异,男运动员踝、膝关节运动损伤率低于女运动员,而腕、肩关节损伤率高于女运动员。 6)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原因分为潜在原因和直接原因,潜在原因为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及人体生理结构特征;直接原因中的训练因素、体能因素、技能因素、心理因素和医疗保障因素是引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 7)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应对策略包括损伤的防范、治疗和恢复三部分。防范措施主要有:全面的体能储备、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安排放松恢复、加强医务监督、重视动作技术分析、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加强功能性锻炼及强化心理训练;治疗措施有:运用P-R-I-C-E原则进行现场急救;恢复措施有:功能性锻炼和理疗。
【关键词】:运动损伤 竞技健美操 高水平运动员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31.3;R8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1 前言11-12
- 1.1 问题的提出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19
- 2.1 难美项群运动损伤的研究12-15
- 2.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15-19
- 2.2.1 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概念的界定15
- 2.2.2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部位及类型的研究15-16
- 2.2.3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原因的研究16-17
- 2.2.4 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对策的研究17-19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3.1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方法19-21
- 3.2.1 文献资料法19
- 3.2.2 专家访谈法19
- 3.2.3 问卷调查法19-21
- 3.2.4 观察法21
- 3.2.5 数理统计法21
- 4 分析与讨论21-51
- 4.1 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征及分析21-32
- 4.1.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22
- 4.1.2 运动员伤病率的特征22-23
- 4.1.3 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分布的特征23-25
- 4.1.4 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间的特征25-29
- 4.1.5 运动员运动损伤病程的特征29-32
- 4.1.6 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的特征32
- 4.2 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32-44
- 4.2.1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33-36
- 4.2.2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36-44
- 4.3 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44-51
- 4.3.1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范44-49
- 4.3.2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治疗49-50
- 4.3.3 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恢复50-51
- 5 结论与建议51-54
- 5.1 结论51-52
- 5.2 建议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9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娟,闻有军,马鸿韬,孟宪军,于祥,王丽秀;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状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洪涛;对我国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刘瑞峰;齐家玉;刁在箴;白梅;夏燕飞;;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创伤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姜丽;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冯魏;林文_";翁锡全;徐国琴;;2006年国家健美操集训队男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朱敏;;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隐性致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8 黄迓达;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与预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年03期
9 骆方成;;竞技健美操在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J];内江科技;2008年04期
10 耿想灵;李玉晓;;浅谈跆拳道项目常见运动损伤的恢复性训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冬森;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康复性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9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1099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