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护齿器力的缓冲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5:44
本文关键词:运动护齿器力的缓冲原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运动护齿器 薄膜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防护原理
【摘要】:目的:研究定制式运动护齿器(mouthguard,MG)的力的缓冲原理,为临床制作运动护齿器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热凝塑料制作标准上下颌模型并可通过中央螺丝固定,在标准石膏模型上利用真空层压的方法制作具有良好咬合关系、初始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EVA)膜片厚度为2+4+2 mm的定制式运动护齿器。实验组佩戴具有良好咬合关系的运动护齿器;空白对照组分为未戴护齿器无对颌和未戴护齿器有对颌。通过从定制的滑道(长35 cm、高50 cm)上滑下的钢球(直径4 cm、质量260g)对其施行不同方向及位点(右侧上颌中切牙正面、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侧向、颏部)撞击,利用薄膜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采集右侧上下颌中切牙区、第一前磨牙区、第一磨牙区牙齿的形变值,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输入计算机。结果:佩戴运动护齿器后,各位点形变值显著降低,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受到不同方向及位点的撞击时,运动护齿器存在三类防护作用。当右侧上颌中切牙受到正前方的撞击时,运动护齿器的Ⅰ和Ⅲ防护作用显著;当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受到侧向撞击时,运动护齿器的Ⅰ和Ⅱ防护作用显著;当颏部受到撞击时,运动护齿器的Ⅱ和Ⅲ防护作用显著。结论:运动护齿器可以有效防止牙外伤及骨折外伤的发生。
【作者单位】: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清华大学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分类号】:R87
【正文快照】: 运动口腔医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预防和治疗运动时所造成的颌面部损伤及相关的口腔疾病[1]。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社会化,运动引起的颌面部损害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问题,有些学者提出没有防护的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口腔颌面部健康的“杀手”[2]。运动护齿器(sport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贺;钱君荣;耿海霞;;CBCT辅助诊断左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外吸收1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丹;Hyflex CM,,TF与K3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成形能力的显微CT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怡汀;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的锥形束CT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3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1530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