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8 12:50

  本文关键词: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三阴性乳腺肿瘤 E-钙黏蛋白 HCC细胞 MDA-MB-细胞 X射线 照射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X射线分2.5、5和10 Gy 3个吸收剂量组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经照射后6、12、24和48 h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0 h组)为对照。结果 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在2.5、5、10 Gy X射线照射后,随着时间点的后移呈升高趋势。与未照射组相比,除了HCC1937细胞10 Gy照射后6 h、2.5 Gy和5 Gy照射后24 h及MDA-MB-231细胞5 Gy照射后12 h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1937细胞在2.5 Gy和10 Gy照射后48 h,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X射线整体可上调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可能诱导了肿瘤细胞凋亡;晚期HCC1937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辐射所致HCC1937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有关。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
【分类号】:R737.9;R730.55
【正文快照】: w ere raised w ith exposure time.Except HCC1937 cell 6 h after 10 Gy,2.5 Gy irradiation and 24 hafter 5 Gy irradiation,M DA-M B-231 cells 12 h after 5 Gy irradiation,there w ere significantdifferences at all time points betw een irradiation and non-irrad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立;肖创清;;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关系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年03期

2 王志宁;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家庭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年01期

3 田怀平;杨萍;王芳;舒扬;徐阿晶;张健;;61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药敏分析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J];中国药房;2012年22期

4 熊青;卜晓星;苏娜;;6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J];九江医学;2009年01期

5 林韵;王小燕;韦海明;贺琰;农美芬;康利克;黄向红;沈桂新;杨海舰;;乳腺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及增强模式与分子分型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年03期

6 麦彩甜;覃丽虹;;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广州医药;2011年04期

7 赵慧云;刘妍;贾兵;王凡;刘昭飞;;双靶点分子探针~(68)Ga-RGD-BBN用于乳腺癌的microPET显像[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8 杨忠毅;王明伟;张勇平;徐俊彦;袁慧瑜;章英剑;;~(18)F-FES在正常大鼠及荷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显像[J];上海医学影像;2011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李静姿;细化乳腺癌患者出院带药教育[N];中国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林;用于乳腺癌检测的微波热声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冷晓玲;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恶性基质化、肿瘤血管异质性区域性特点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肺癌靶向治疗早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吴江;基于介孔多功能纳米材料靶向乳腺癌的影像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邓胜明;放射性核素标记cRGD-USPIO实现乳腺癌的双模态显像及治疗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铭;小鼠Ca761/L乳腺癌模型的超声造影及病理学对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牛司华;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与预后及病理学对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泽良;放射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雯;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表达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贾晓菲;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癌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杨欢;~(131)I-rFliC的制备及乳腺癌荷瘤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特征[D];山东大学;2013年

5 董永兴;乳腺癌MR成像与肿瘤标记物间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薛成军;ETV4的表达及血清HER2 DNA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7 朱叶卉;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服药依从性现况及护士主导的个体化随访干预方案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董佳佳;PET显像评价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早期疗效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周兴;乳腺癌中HPV与P53、Rb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林韵;乳腺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值及增强模式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15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