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和D-二聚体联合应用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排螺旋CT和D-二聚体联合应用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多排螺旋CT和D-二聚体联合应用对肺栓塞(PE)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疑是PE患者进行检查,分别评价多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血浆D-二聚体、多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血浆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其中44例患者在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为阳性后立刻进行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后第2、3、7、14d复查血浆D-二聚体值,与此同时进行多排螺旋CT复查。结果:血浆D-二聚体诊断结果全部为阳性,阳性率100%;16排螺旋CT诊断检出90例PE,阳性率93.75%,其余6例未见明显栓塞征象。44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26例血浆D-二聚体测定值先升后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16排螺旋CT检出的肺血管先充盈后缺损的变化趋势一致;18例血浆D-二聚体测定值无显著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16排螺旋CT检出的肺血管无明显变化一致。结论:联合应用多螺旋CT扫描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能提高肺栓塞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563.5;R816.41
【正文快照】: 肺栓塞(PE)是肺动脉栓塞的简称,其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危险疾病,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时诊断、治疗是降低病人死亡率的关键[1]。本文以150例PE患者为例来研究多排螺旋CT和D-二聚体联合应用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胜龙;曾红科;黄伟平;邓医宇;方明;;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年12期
2 习昕;杨京华;王增智;朱晨曦;李杰;刘双;;根据肾功能调整D-二聚体界值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30期
3 姜明新;;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06期
4 倪建;;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0期
5 陈展;马文江;;血浆D-二聚体检测阴性的肺栓塞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2期
6 路融;刘瑛;董进文;;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7期
7 郑惠延;马艳丽;;多排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霞芬;蔡朝民;姚伟;程明刚;刘文华;郭文丽;;宝安区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参考范围的建立[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年02期
2 林旭城;吴平彬;许贤彬;庄曼茹;陈兰;;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08期
3 胡娟;赵凤芹;王野;;D-二聚体阴性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5期
4 黄培;郭世燕;兰秋燕;周慧霞;苏晴;杜凡;;肺栓塞患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年02期
5 刘亚斌;黄昊;;多排螺旋CT和D-二聚体联合应用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年06期
6 柳毅;戴淼;殷少军;孔志斌;左晟;朱珍;;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7 林茂煌;张伟林;张盛斌;黄斌;张淇钏;;调整D-二聚体截值在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6年08期
8 史景民;芮淑红;周兴棉;任晓飞;刘振丽;耿清峰;;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别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年S1期
9 刘育慧;;首诊误漏诊肺栓塞病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12期
10 侯居魁;;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洲;;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年36期
2 杨德根;;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年25期
3 罗焱;张青;胡云;苏红媛;余菲莹;;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陈江伟;;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高春惠;;肺栓塞43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年34期
6 陈红莲;赵变歌;;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年18期
7 凌盈盈;杨州;;螺旋CT与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叶晓芳;刘双;杨京华;;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1期
9 高媛;秦军;;肺栓塞的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张腊娣;唐晓军;谭仲俊;;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艳;曲灿华;黄扑;;自制D-二聚体质控品在临床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5期
2 薛春明;张慧洁;郜爱青;;D-二聚体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2期
3 罗莉;;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0年10期
4 邱月燕,杜雪莉;D一二聚体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439例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1999年03期
5 梁健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D-二聚体实验室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2期
6 唐建发,斯重阳;D-二聚体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00年08期
7 李丽娜,王晓宁,熊红梅,杨术真;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年01期
8 庞少存;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1年12期
9 于晓阳,马福广;骨折病人130例D-二聚体阳性浅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钟清,黄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虹;裴冰;;检测老年重症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彩霞;王伟;楼亚玲;;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范雅稚;;D-二聚体的检测在眼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工;董卫国;张稳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文工;马杰;;两种检测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慧敏;;106例产后母体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瑞丽;王小娥;钟殿胜;程方圆;张霞;董丽霞;陈哲;;血浆D-二聚体正常的22例肺栓塞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杨芳年;王友祥;;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勇;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D-二聚体对其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艳春;Toll Like Receptor 2/4二聚体介导了小鼠脑出血炎症损伤[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3 孙茂忠;基于纳米二聚体的细胞内手性机制及其对端粒酶和叶酸高灵敏生物传感检测[D];江南大学;2017年
4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夏乾峰;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陈俊;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人—鼠”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照民;NRG-1诱导ErbB异源二聚体间反式磷酸化及其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钟晨;天然产物白藜芦醇二聚体的全合成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和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利妃;二聚体阳离子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吴玉塘;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白著晓;INNOVANCE测定血浆D-dimer的分析性能评价及其在APTE诊断中的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胡延伟;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过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旭东;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类似肽二聚体的生物学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晋东;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杨旭东;BODIPY二聚体及单苯并BODIPY光物理性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8 陈黎明;血浆D-二聚体在H7N9禽流感的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陈慧;Graves病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10 靳桂香;D二聚体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水平的变化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D];青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2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0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