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倒立对弯曲放松现象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8:22
本文关键词:人体倒立对弯曲放松现象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立屈-伸 倒立屈-伸 弯屈放松现象 前庭器官
【摘要】:研究目的:下腰痛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社会生活、经济和发展等具有负面作用。本研究是在肌电与录像同步的基础上,对15名受试者进行身体直立与倒立两种状态下的腰部屈-伸运动。通过本研究,继续探索不同身体姿态对弯曲放松现象的影响。在受试者倒立与直立的腰部屈伸过程中,探索腰部竖脊肌肌电发生的变化,并且对竖脊肌肌肉肌电信号的特性及腰部运动学参数做出分析,从而进一步对下腰痛的致病机理提供更多依据。 研究对象:共选取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5名男性研究生作为受试者,年龄25±0.82岁,身高176.4±4.1cm,体重65.9±4.9kg。15名受试者均身体健康、无下腰痛及其他腰部疾病。 研究方法:倒立时,要求受试者倒立与特制的身体倒立装置,双腿自然伸直,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叠加与胸前,并通过绷带对受试者在倒立时进行身体固定,然后按照节拍器双腿匀速前屈5秒到达身体最大弯曲,,后5秒匀速从最大弯曲状态归位于初始状态。站立时,要求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起始位身体正直,双眼平视,双手自然状态下稍微前举两掌心相对,按节拍匀速上身前屈5s到最大弯曲,然后再匀速从最大弯曲状态伸5s回到起始位置。采用德国Biovision多通道表面肌电仪采集身体倒立和直立状态下左右两侧竖脊肌、左右两侧股二头肌EMG信号,信号放大1000倍,设置带宽频率10-500Hz,1mV噪音,CMRR为120dB,输入阻抗为109KΩ,采样频率选取1000Hz;运用数码摄像机(Sony-DCR-TRV17E)对受试者的弯屈放松动作进行拍摄,摄像机摆放位置离受试者3米,拍摄频率为50Hz;肌电信号与录像同步的方法,采用一个发光手电筒,EMG信号开启及关闭时,同步点亮或关闭发光手电筒。通过特制倒立装置便于受试者进行身体倒立的相关实验。运用JDP—2型电子节拍器(1次/秒),来控制受试者的运动节奏。每位受试者进行3组腰部屈-伸实验,组间休息30s. 研究结果:1)倒立时,竖脊肌的工作模式明显不同。在倒立屈-伸时竖脊肌停止活动的时间明显晚于直立屈-伸时(直立时肌电关闭时间所占动作周期平均百分比为35.09%(10.51),倒立时肌电关闭时间所占动作周期平均百分比为45.94%(5.42);P0.01),而竖脊肌重新启动的时间则要明显早于直立屈-伸时(直立时肌电重启时间所占动作周期平均百分比为68.46(4.75),倒立时肌电重启时间所占动作周期平均百分比为56.13(5.24);P0.001),从而使竖脊肌工作时间明显延长。2)倒立时,竖脊肌在弯曲放松阶段出现肌电信号显著增大(弯曲放松阶段直立时平均肌电信号大小为0.04(0.01),倒立时平均肌电信号大小为0.05(0.02);P0.05)。 研究结论: 1)身体倒立屈-伸时,由于身体相对于头部的位置发生180°的变化,致使前庭感受器参与了腰部竖脊肌协调控制,使其活动时间延长,放松时间缩短,同时活动强度增大,这一点已经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同时,这种腰部肌肉活动机制的改变会使腰部肌肉处于超负荷活动的境地。 2)倒立时在弯曲放松阶段平均肌电信号的增大,也说明在倒立时腰部肌肉可能存在局部痉挛现象,导致肌电信号出现增大。如果长时间进行做类似于倒立屈-伸的动作(比如说体操运动员、航天员、杂技演员等),可能会使腰部肌肉由于过度疲劳产生损伤,从而诱发下腰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明明;徐建中;王凌云;马艳芬;王锋;孟宪华;;体操运动员腰部竖脊肌疲劳过程中sEMG的变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于建成;王健;徐冬青;张薇;史琳琳;赵卫华;;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肌电变化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健;王晓娟;冯金生;杨镐;张芷;谢琳;袁立伟;;限制运动对腰部椎旁肌横断面积和收缩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3年09期
4 时维飞;单信海;成向荣;;不同提重负荷对躯干屈伸过程中下腰力学指标影响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范帅;黄强民;王凤湖;汤莉;;双手提放前后重物时躯干肌肌电活动规律[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307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075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