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11:59

  本文关键词: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X线摄影术 颅内动脉瘤 栓塞 随访


【摘要】:[背景]颅内动脉瘤为颅内正常血管管壁上向外的瘤样突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中占第一位。在自发的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梗塞和高血压脑出血,居第三位,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颅内动脉瘤主要的发病形式是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前多无任何征兆,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发生在病人便秘、干体力活、情绪波动起伏时,这些状态下,病人多有血压骤增或血压变化较大,导致动脉瘤壁破裂,出血后可致颅内压迅速增高,发生一系列颅内压增高症状:突发剧烈的头痛,伴呕吐、呈喷射状,浑身无力;有些病人可以出现烦躁不安、浅昏迷,少数浅昏迷患者可在数小时后转醒;也有些病人在出血当时即死亡。对于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各方说法不一,多数学者倾向性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先天的脑血管管壁发育异常,以后又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及血流冲击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局部瘤壁逐渐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包裹术。这种治疗方式开展历史较长,疗效较为肯定,术后复发率也较低,但手术创面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且住院时间稍长;第二种方法是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微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以创伤较小、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许多医院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主要是通过人体血管这一天然通道,将微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填入动脉瘤内,使动脉瘤隔绝于颅内血液循环之外。由于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许多医院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血管内治疗有着很多优势,但是动脉瘤不完全栓塞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栓塞后再通仍然是影响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远期疗效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大型、巨大动脉瘤有着更高的复发率。动脉瘤复发而导致的再次破裂也常有发生。因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长期、多次的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复发有再破裂出血风险时,应及时再次接受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常用的随访方法主要有三种: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phy,MRA)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DSA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3D-DSA被认为是颅内动脉瘤诊断及随访的“金标准”。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DSA可出现暂时可逆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且需住院检查,费用相对较高,病人所承受的痛苦相对较大;②MRA:MRA是目前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随访中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方法。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动脉瘤栓塞术后疗效评价的随访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放置了心脏起搏器、不可取出的假牙、在不安全部位留置金属铁及重症监护的病人,MR人检查是不安全的。并且近来应用支架辅助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支架的存在亦可能造成MRA随访时的信号丢失;③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前检测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存在明显的微弹簧圈金属伪影,而难以应用于弹簧圈栓塞术后的随访。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无创,适合所有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一种方法。[目的]本研究拟在目前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主要随访方法之外探索一种新的、安全、简便及无创的随访方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所用材料是以微弹簧圈为主,根据微弹簧圈不透X线的原理,拟对比相同C臂投照位置的介入治疗术后即刻与随访时微弹簧圈团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本文重在探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采用普通X线透视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DSA随访复查的所有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均常规留取“0°/CRAN 30°,LAO 90°/0°"造影像,其中同时具有术后即刻“工作位”及复查“工作位”造影的患者共86例、动脉瘤102个。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1岁。所有病例是否留取工作位DSA随访资料术前并未做特定选择。5例患者分别栓塞2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7例行2次DSA复查,分别被计为2个。2例患者分别栓塞3个动脉瘤并行DSA随访,分别被计为3个。初次手术时,全部患者均按常规行DSA检查,确诊后即行血管内治疗。动脉瘤部位: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14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9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8个,基底动脉动脉瘤7个,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个,椎动脉动脉动脉瘤4个,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个,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个。动脉瘤直径3 mm的9个,动脉瘤直径3~10mm的75个,直径在10~25mm的18个。最小径2.7 mm,最大径23.7mm,平均直径6.6mm。2.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瘤腔。102个动脉瘤中的80个动脉瘤使用支架治疗,其余22个动脉瘤未用支架。动脉瘤栓塞术后复查与首次栓塞间隔时间(0.5-23.0个月),平均6个月。3.比较方法:(1)搜集微弹簧圈透视像:选取首次介入治疗时术后即刻和随访复查DSA的“工作位”、"CRAN 30°"和“LAO 90°”X线透视图像(蒙片像)。将各个对应投照角度下术后即刻微弹簧圈形态与复查造影时X线透视图像中弹簧圈形态进行对比,由2位神经外科医生独立进行读片,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计为“变化”,无变化计为“稳定”,根据总的判读结果判断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有争议的经协商之后达到一致。(2)由另外2位介入神经外科医生独立判读DSA造影像来判定有无复发:随访DSA只要有动脉瘤残腔增大均将被记录为复发,否则为未复发,并记录其结果。判读微弹簧圈形态变化的医生与判读DSA诊断动脉瘤是否复发的医生相互隔离,以免影响结果。4.统计学方法:将第一步中X线透视下微弹簧圈形态是否变化与第二步DSA显示动脉瘤是否复发的结果进行比较,用Kappa检验进行分析,Kappa值越大,一致性强度越强:Kappa值大于0.6表示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大于0.8表示有极强的一致性。P0.05说明本研究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6例患者的102个动脉瘤中,90个动脉瘤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判断动脉瘤复发中与DSA对比判断复发结果一致,39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而DSA亦判定为复发(图1);51个动脉瘤内弹簧圈形态无变化,DSA判定为未复发(图2),总体准确率为88.2%。42个DSA随访判定为复发的动脉瘤中,39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研究中被发现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60个DSA随访判定为未复发的动脉瘤中,51个在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时无变化。因此,X线透视像下弹簧圈形态对比判定动脉瘤是否复发的敏感性是92.9%,特异性为85.0%。“假阴性”有3个动脉瘤:即X线透视微弹簧圈形态“稳定”,而DSA可见动脉瘤复发。其中2例DSA观察为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显影稍增加,弹簧圈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并无须再次治疗。1例动脉瘤栓塞了2次,随访2次,第2次置入的弹簧圈有明显界限并未缠绕在一起,对第2次随访结果造成影响。“假阳性”有9个动脉瘤:即X线透视微弹簧圈形态“有变化”,而DSA并未见动脉瘤复发。其中3例为动脉瘤内弹簧圈整体明显缩小导致弹簧圈变化,2例弹簧圈有明显变化,但是动脉瘤较前愈合。1个为第1次随访复发后未做治疗,第2次随访弹簧圈变化不明显,第2次DSA随访发现动脉瘤已自愈。3例弹簧圈稍有变化,但DSA结果显示未复发。Kappa检验认为两种方法在判定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中具有高度一致性,K=0.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组病例中,通过对比相同X线C臂投照位置的介入治疗术后即刻与随访时微弹簧圈团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并以DSA为“金标准”,发现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敏感性达92.9%,特异性达85.0%。因此认为X线透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随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R81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华,林瑞生,汪伟巍;一次开颅成功夹闭三个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2 白景阳,徐英辉,廉治刚,许友松,李伟华;前组循环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年02期

3 周加浩;方兴根;徐善水;;动脉瘤模型的研究现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05期

4 陈世全;;动脉瘤夹的折断[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9年02期

5 陈忠平,黄强;犬实验动脉瘤模型的研制与应用[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石祥恩;张永力;吴斌;周忠清;孙玉明;刘方军;钱海;范涛;李志强;;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1期

7 徐新文;王洪生;赵佩林;;一期开颅夹闭颅内前后循环两处动脉瘤1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年03期

8 丘永明;眶上“匙孔”入路夹闭幕上动脉瘤:概念与技术[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年03期

9 杨德林,刘相轸,赵维缓;自制动脉瘤夹和优质进口动脉瘤夹机械性能对比性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周文科;赵洪洋;;颈内动脉壁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09年4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蒋宇钢;陈宏;罗征;;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策略与技巧[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吕著海;;动脉瘤形状与瘤夹选择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吴慧杰;;59例动脉瘤手术的配合体会[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洪涛;;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性动脉瘤[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石祥恩;张永力;周忠清;刘方军;孙玉明;钱海;;颅内梭形和巨长形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世明;;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A];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峥;王守森;王如密;郑兆聪;洪景芳;荆俊杰;魏梁锋;高进喜;赵琳;李琦;;位于动脉分叉处小型动脉瘤手术夹闭[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峥;王守森;王如密;郑兆聪;洪景芳;荆俊杰;魏梁锋;高进喜;张小军;李琦;;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血泡 ”样动脉瘤手术治疗[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继宗;;颅内复杂型动脉瘤外科治疗[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周波;游潮;贺民;孙鸿;毛伯镛;谢晓东;李浩;刘翼;王朝华;;手术和介入治疗后循环动脉瘤临床资料报道[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斯;治颅动脉瘤效果佳[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黄余红 丁殿春 刘泉;大脑的“保护神”[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席春江;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及相关解剖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2 阮迪;浙医二院256例动脉瘤手术时机与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罗琨祥;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单中心434例病例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琦;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子付;SDF-1α在调节内皮祖细胞参与动脉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廖旭兴;颅内多发动脉瘤发病机制、新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甄勇;应用组织工程材料栓塞动脉瘤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伟;X线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爱国;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IMD)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2年

3 刘海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及其不完全夹闭的血流动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魏瑞理;脑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浙江大学;2004年

5 薛哲;CTA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可靠性研究及其在术中术后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6 周明;联合术前CTA、TCD及术中MVD辅助治疗眼动脉瘤(附17例报告)[D];苏州大学;2013年

7 张义松;305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D];吉林大学;2005年

8 尹广明;256层3D-CTA与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阎世鑫;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吴贤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9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19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