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全身类PET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全身类PET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 出处:《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探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收治的74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磁共振全身类PET检测和CT-MRI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肿瘤转移病灶的结果。结果 7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67例存在全身不同部位转移,共174处转移瘤。磁共振全身类PET检测发现异常信号灶共170处,转移病灶部位的阳性检出率为98.3%。CT-MRI共检测出异常信号灶152处,转移病灶部位的阳性栓出率为8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醊2=13.47,P=0.00)。磁共振全身类PET对于骨骼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98.3%,明显高于CT-MRI的阳性检出率(87.7%和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肺、肝和其他部位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全身类PET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无辐射,检测准确率较高且快捷简单,比较适合应用于恶性肿瘤转移的筛查。
【作者单位】: 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影像科;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泌尿外科;宝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基金】: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S2012SF2048)
【分类号】:R730.44;R445.2
【正文快照】: 科,宝鸡72100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和磁共振(MRI)影像融合技术能够将解剖影像和功能影像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对于恶性肿瘤检测的准确性,能够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2]。虽然以往所应用的PET技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薇,王拥军;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PET研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2期
2 黄力平,刘永宁;PET在人类随意运动控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3 王楷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临床应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姜昊文,管一晖,张元芳,丁强;PET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5 张碧媛;傅小龙;;PET指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6年05期
6 张书文,,刘世娟;PET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年03期
7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简介[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8 宋桂芹;PET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3年06期
9 ;英国使用PET扫描仪显示癌症治疗效果[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9期
10 ;PET测定脑局部代谢评价早期痴呆[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力平;;PET在人类随意运动控制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赵庆章;杨宇;张国耀;;PET/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史源;金榕兵;赵锦宁;唐仕芳;李华强;;PE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初步临床应用[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为栋;刘济;顾幸生;;PET固相聚合建模与控制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杨国仁;;PET与放疗计划[A];全国PET/CT新技术研讨会(学习班)暨PET读片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许向彬;李忠明;杨鸣波;谢邦互;杨伟;;导电原位微纤化CB/PET/PE复合材料:电阻-温度效应[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郭增山;王栋;刘克忠;朱长进;;用于PET阻燃的聚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表征[A];第七届全国磷化学化工暨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杜斌;杨睿;谢续明;;PET的湿热老化机理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殷国蓉;郭卫红;高原冀;吴驰飞;;回收PET塑料的低温固相反应挤出[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10 赵春雷;陈巧军;葛玲娟;王舰;;~(18)F-FDG和11C-蛋氨酸PET对脑肿瘤鉴别诊断效能的荟萃分析[A];首届浙江省青年核医学与分子影像论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家荣;我国发布废PET整瓶进口规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施建平;中国发布废PET整瓶进口规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彩霞;阿特拉斯·科普柯最新节能PET吹瓶压缩机亮相北京[N];中国包装报;2008年
4 梅子;机器人PET/磁共振填补了国际空白[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记者 何勇;国产PET在沈阳研制成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李颖;机器人PET/磁共振填补国际空白[N];科技日报;2009年
7 施建平;中国政府有望撤销禁止直接进口废旧PET整瓶的规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见习记者 任悦鸣 通讯员 罗玲玲;我国首个PET循环产业化项目落户天津[N];中国航天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马艳红;全球首台数字PET在我国诞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10 兴鹤;原料价格:PET飞涨原动力[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毛科铸;PET基钝感推进剂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璐瑶;应用适应性PET[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春英;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基础与临床研究:短半衰期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万陆;应用专用平板PET的成像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锐;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季铵盐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PET水解及动力学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訾江芝;催化降解PET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及制备[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小鸿;拉伸形变支配的PE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培林;苎麻骨炭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降解PET的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5 王禹;纯水中PET的微波解聚—方法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潘艳东;PET标准化摄取值与鼻咽癌中医证型及相关癌基因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冰;面向PET的蒙特卡罗模拟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智良;PET大脑功能网络及其衰老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洪磊;PET/氧化镁复合物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郭旭;基于PET衬底的柔性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7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2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