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基于CT征象的卵巢肿块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20:11

  本文关键词: 卵巢肿块 恶性风险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ogistic回归模型 出处:《遵义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基于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卵巢肿块恶性风险的预测,以获得有效且无创的卵巢肿块术前定性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块的患者305例,并随机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经病理证实为卵巢良性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恶性病例及随机方式均分良性病例,将所有病例分为实验组与验证组,并对所有病例的CT及超声征象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实验组卵巢肿块CT征象的提取,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R-CT),并用验证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同时,参照基于超声征象的恶性风险指数3(RMI3)及RMI4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CT征象的RMI模型(RMI3-CT及RMI4-CT)。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R-CT、RMI3、RMI4、RMI3-CT及RMI4-CT五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1、LR-CT模型主要与实性成分、分隔、坏死、网膜和或肠系膜转移、强化程度有关。2、CT对卵巢肿块诊断的敏感性较超声高,其对病灶的分期与临床分期一致性高(K=0.827)。3、基于CT征象的RMI3及RMI4诊断效能并不绝对优于基于超声征象的RMI3及RMI4,且基于CT和超声征象的RMI4系统也并不绝对优于R MI3系统,但CT增强表现的卵巢血管蒂征(OVPS)对于鉴别盆腹腔巨大肿块的起源及判断卵巢病灶单侧或双侧来源有很大的帮助。4、通过绘制ROC曲线,LR-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阈值为0.8153(81.53%)。五种模型中LR-CT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47),各模型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基于CT征象的LRCT、RMI3-CT、RMI4-CT模型与基于超声征象的RMI3、RMI4模型一样可有效用于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且LR-CT的诊断效能最佳。5、LR-CT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其诊断效能相对温和,但假阳性率和对早期病灶诊断的漏、误诊率仍相对较高。结论:基于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LR-CT)是一种有效的卵巢肿块术前定性预测方法,或许可成为一种临床前瞻性诊断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CT signs alone in predicting the malignant risk of ovarian masses. Methods: to obtain an effective and noninvasive preoperative qualitative diagnosis method for ovarian masses. A total of 305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varian masse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from January 1st 2011 to April 2016 in Huaxi second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1st 2015 to April 2016, 100 patients with benign ovarian les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s. The malignant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malignant case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benign cases according to time order. Case. 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validation group, and the CT and ultrasound signs of all cas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nd the CT sign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gold standard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the model was tested with the validation group data. According to the malignancy risk index (RMI3) based on ultrasound signs and the RMI4 system, a RMI model based on CT signs, RMI3-CT and RMI4-CT, is designed. Objective: to evaluate LR-CT by using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RMI3 / RMI4 / RMI3-CT and RMI4-CT model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MI3 / RMI4 / RMI3-CT model was mainly separated from solid components and necrotic. The enhanced degree of omentum and mesenteric metastasis was more sensitive to the diagnosis of ovarian mass than that of ultrasoun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ging and clinical stag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ltrasou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RMI3 and RMI4 based on CT signs is not absolutely superior to that of RMI3 and RMI4 based on ultrasound signs. And the RMI4 system based on CT and ultrasound signs is not absolutely superior to R MI3 system. But CT enhanced ovarian vascular pedicle sign (OVPSS) is helpful in differentiating the origin of large pelvic and abdominal masses and judging the origin of ovarian lesions on one or both sides. 4. The ROC curve was plotte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LR-CT malignant risk prediction model was 0.8153 and 81.53.The maximum area under the LR-CT curve was 0.947 among the five model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model (p0.05), that is, LRCTT RMI3-CTN RMI4-CT model based on CT signs and RMI3 based on ultrasound signs. RMI4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ovarian masses as well,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LR-CT is the best. 5% LR-CT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LR-CT is relatively mild. But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leakage of diagnosis of early lesions. Conclusio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CT sign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dict the preoperative quality of ovarian masses. It may be a prospective clinical diagnostic method.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31;R730.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新玲;CT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2 解好群,金远林,王兰娣,牟玉兰;胸片、CT对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3 高相伟,张育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的出血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3期

4 孙西河,王滨,周茂义,常光辉,李丽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吕庆才,段成州,袁永方,蒋明;巨大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1期

7 曹相华,王会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J];山东医药;2001年07期

8 王进铨,陈启展;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2期

9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张流忠,杜涛,余可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J];贵州医药;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培林;刘仁忠;易伟;杨振兴;连海伟;邵灵敏;;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惠章;潘纪戍;方芳;李威;李伟;姜蕾;陈启航;周诚;;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范淼;冯仕庭;彭振鹏;;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关建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海生;许崇永;郑汉朋;邱乾德;;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肺内浸润CT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志文;唐立勇;滕红;贾天舒;张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竹;欧洲CT市场逆流而动[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敢言;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通讯员 贾洪涛;市区出租车牌照全部使用吉CT专用号段[N];四平日报;2009年

4 中国医保商会 蔡天智;今年1~4月CT出口反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邋韩其成 游敏常 闫铮;水泥行业“CT”报告:美好与现实的反差[N];证券日报;2008年

6 祁鸣邋曾强 周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给人体基因组做“CT”[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张小磊 陈辉 廖怀凌;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胡其峰;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青年女性过度做CT是花钱买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旭;医院滥用CT风当刹[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斯琴;高频超声及三维CT、MRI在不同月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陈月芹;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小儿法洛四联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易见兵;基于点集匹配的4D CT肺运动估计算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7 尤小芳;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左一智;肺段间平面的解剖学实质与CT表现[D];山东大学;2013年

9 蔡肯;基于双源CT的全心脏图像配准与自动分割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俊;多功能CT/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娟;超声、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宋娟;双低扫描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继平;腰椎行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1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491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