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牵伸术治疗运动员髌腱腱围炎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 运动员 髌腱腱围炎 PNF 疗效观察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1个疗程(7 d)的治疗后PNF牵伸术对患有髌腱腱围炎的运动员Irrgang膝关节功能评定法(适用于运动员)的影响,探讨PNF牵伸术治疗运动员髌腱腱围炎的疗效。方法:60名符合诊断标准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运用PNF牵伸术进行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手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收集治疗前、后每个运动员的Irrgang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实际收集25名运动员,对照组实际收集27名运动员。实验组治疗前评分62.32±7.16,治疗后评分77.36±12.97,治疗前后评分上升了14.96±10.25;对照组治疗前评分63.19±8.12,治疗后评分84.89±7.22,治疗前后评分上升了21.70±8.90,经过统计学分析,Z=-2.265,P=0.024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NF牵伸术有明确的实用价值,经过治疗可以改善患有髌腱腱围炎运动员的膝关节功能。但从临床意义上讲,PNF牵伸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技术,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针灸、手法等传统优势治疗项目,我们建议治疗时与其他手段联合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NF stretching on knee joint function of athletes with patellar tendon periarthritis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NF d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ar tendon periarthritis in athletes. Methods 60 athlete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NF drafting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core of Irrgang knee joint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 was collected for each athlet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25 athlet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7 athlet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62.32 卤7.16 and 77.36 卤12.97, which increased 14.96 卤10.25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63.19 卤8.12, 84.89 卤7.22, and 21.70 卤8.90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ratio of PNF to PNF is of practical value. After treatment,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of athletes with patellar tendon periarthritis can be improved. However, as an independent treatment technique, PNF drafting is not yet a complete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nipulation and so on. We recommend that treatmen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means.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基金】:四川省体育局资助项目(编号13STK17)
【分类号】:R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柳爱莲;李建钢;王永明;陈写书;李小飞;任华飞;;PNF牵伸练习对自行车运动员力量及EMG参数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黄艳;朱晓娜;;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肢肌肉最大肌力肌电电压受PNF牵拉训练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3 刘凯;王强;;Mulligan手法结合PNF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治疗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王安利;预防运动损伤新视角②——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J];田径;2001年04期
5 李芳;郑丽敏;;健美操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实验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路怀民;刘波;刘辉;王泉巅;伍萨;邹荣琪;;骨科弹道式冲击波配合前臂伸肌群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训练治疗顽固性网球肘40例报道[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家安;丁本湖;;手术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5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梁启楼;;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53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3 崇玉萍;陈香仙;;运动处方对体育表演专业学生踝软组织损伤的康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建辉;江蓉星;;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J];安徽医学;2009年06期
5 胡晓琴;王玉英;傅嗥;;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6 周骏武;胡召云;匡文忠;谢贵杰;吴丙虎;周俊;胡磊;;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J];安徽医药;2011年11期
7 刘沛;熊伟;杨成胜;;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5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熊勃;王新军;;硒的生化功能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邢崇慧;推拿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J];按摩与导引;2004年02期
10 薛良成;;足内翻步态锻炼治疗青少年期姿势性平足症[J];按摩与导引;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向东;王群松;;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伟民;东贵荣;;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成本效果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王乔贵;;后外侧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苏艳红;滕岩岩;吴立娟;彭彬;;从尿十项检测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饮食与训练[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巧琴;王禾;;冬泳锻炼对老年人血管张力和血流再灌注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波;熊芳丽;方志聪;李佳霖;;膝周腧穴温和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疗效影响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车兆勤;王国印;梁心;;整体医学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67例报告[A];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西迅;诸葛天瑜;陈旭辉;孙捷;蔡慧源;袁浩;崔永锋;郑高伟;李恩典;;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青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董万涛;刘保健;张乾军;;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早期康复干预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生物力学定性分析[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红;;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诊断标准与恢复方法[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法信;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付海燕;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及中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胡友樾;不同耳穴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刘晓莉;大气污染物对大鼠不同器官的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山西大学;2006年
6 吴明方;运动与诱导性共信号分子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史达;木豆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与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熊若虹;运动性疲劳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和骨质损伤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9 苏全生;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检测指标及保护手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李晓琳;减味无比山药丸结合导引术消除运动性疲劳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会兰;步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世芳;伤科术后康Ⅰ号颗粒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患肢肿胀(瘀阻气滞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侯存强;半腱半肌移植与全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0年
4 石连科;切开复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周洪超;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0年
6 唐选;有氧运动预干预对酒精灌胃小鼠肝功能、MDA、IL-10等指标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孙国伟;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亚非;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唐峰;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荆治坤;中强度与小强度24式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的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海波;季爱玉;沈若武;夏玉军;;急性软组织损伤亚急性期处理的实验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常颍,王晓东;PNF法拉伸和静力拉伸练习对改善跨栏运动员的髋关节柔韧性作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3 郭文乾;王德旗;陈凤侠;任立红;纪宪法;;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16期
4 于春晓;沈若武;王守彪;夏玉军;;颈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6 孔繁荣;王新涛;莫一琨;;Mulligan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8年04期
7 任立红;姚宇军;杜秀花;侯雪平;郭文乾;;PNF技术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11年04期
8 张明才;程英武;詹红生;石印玉;王翔;黄仕荣;陈博;;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因素的影像学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周小激;本体促通技术(PNF)在竞技健美操柔韧性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龙智铨;;顽固性网球肘诊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强;刘烈斌;曾宪明;卓春芳;赵家安;漆海如;;皮肤软组织牵伸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骨伤;2008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春龙;张志杰;王俊;刘四文;唐丹;;CPM程序模拟澳式关节松动术和肌肉牵伸术在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本文编号:1555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55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