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本文选题:椎体脆性骨折 切入点:骨密度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椎体脆性骨折的评估,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院体检的203例50岁以上绝经妇女用双能X骨密度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椎体骨折评估(verter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并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及相应T值,收集所有受检者一般资料。根据有无椎体骨折及椎体骨折部位分组。结果:胸椎及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及T值均低于无椎体骨折组;骨质疏松时与无椎体骨折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折组骨密度、T值及骨量变化则均与无椎体骨折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T值的降低对绝经后妇女胸椎及胸腰椎骨折椎体脆性骨折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对腰椎骨折则有局限性。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脆性骨折的危险因子。对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防治在重视骨密度的同时要联合进行椎体骨折评估。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racture of vertebral bod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Methods: 203 postmenopausal women over 50 years old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were examined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to evaluate the vertebral body fracture, and to detect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 value of different sites.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the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vertebral fracture or not. Results: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T value of the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n-vertebral fracture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steoporosis group and the non-vertebral fracture group (P 0.05). The changes of bone density T value and bone mass in the lumbar vertebra fracture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no vertebral fracture group, and the changes of bone mass and bone density in the lumbar vertebra fracture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vertebral fracture group.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 valu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has important 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brittle fracture of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vertebra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ging, reduction of total hip density and T value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brittle fracture of vertebral body.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ittle fracture of vertebral bod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evaluate the fracture of vertebral body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影像学教研室;
【基金】:泉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计划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13Z106)
【分类号】:R683;R81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牟永忠;严世贵;;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9期
2 解凡;张云;;绝经期后女性双髋部和腰椎部骨密度值在骨质疏松诊断中敏感性的比较[J];辽宁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3 袁辉辉;楼慧玲;彭程;陈巧聪;丘惠嫦;朱国辉;;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20期
4 陆宁;李玉明;张苇;;石河子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风险评估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2期
5 商敏;;DXA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美琪;梁妙贤;黄家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危险因素认知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01期
2 牟永忠;严世贵;;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9期
3 林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4期
4 朱汉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5期
5 杨乃龙;王军;曲宁;张砚华;王秋灵;张红艳;徐丽丽;;建立青岛地区成人骨密度数据库的几个问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6 郭永智;王晓伟;刘智;周猛;孙天胜;;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预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10期
7 刘敏燕;裴育;张颖;成晓玲;李楠;舒画;韩晓菲;龚燕平;卢艳慧;李春霖;;50岁以上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特征及骨质疏松检出率[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年02期
8 何敏;唐良萏;;重庆地区中老年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量差异比较[J];重庆医学;2014年22期
9 戴永红;韩新明;董明林;;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年10期
10 杨定焯,王文志;骨质疏松的骨定量诊断方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梅;高海青;刘向群;许玲;李保应;;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玲;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的保护机制[D];山东大学;2007年
2 袁东;股骨近端几何力学参数与髋部骨折及股骨近端骨髓MRS、R2~*值和骨质疏松相关性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陈敏聪;扇束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陈凌;1、北京地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研究 2、一种新的HPGD基因纯合突变导致原发性厚皮厚骨症[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锋;股骨三维有限元快速建模及骨密度值求解[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朱俊杰;不同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3 康国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评估[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方炎福;合肥市社区中老年女性人群膳食因素与骨密度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石磊;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骨量变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谭小云;脉冲电磁场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7 郑振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保护素与肾性骨病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路平;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弓健;双侧股骨近端DXA骨密度测量差异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李远能;长沙成年人中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国英;陈晓;李敏;施燕;高林峰;顾淑珠;;前臂骨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标准的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年04期
2 陈艳;蒋晓燕;许俐;李霞;王笑峰;;体脂含量与骨量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3期
3 刘开渊;;运动疗法在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9期
4 楼慧玲;彭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20期
5 杨美玲;侯会玲;马文晖;刘佑琴;丁长华;;骨密度检测对骨质疏松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2年06期
6 徐栋梁,李佛保,陈维清,万勇,黄芝胜;广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年03期
7 秦岭,张戈;美国国家卫生院有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文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年01期
8 屈波;潘显明;权毅;邓少林;范凌;;成都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10期
9 沈江,刘静,杨小明,杨定焯,安珍,李成;成都市农村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继兴,林丽香,陈鸣钦,林建立;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及有关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年02期
2 卢一生,黄宏前,潘兵;骨密度低下的骨不连2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3 林梓桐;王铁梅;;颌骨骨密度的检测[J];口腔医学;2006年06期
4 吴远桥;蒋旭峰;李毅沛;刘丰荣;;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关系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5 谢世华;韩春鸣;常德海;俞春晖;;1350例骨折病人骨密度检测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年10期
6 陈可;谢丽华;赖玉链;薛莲;赵毅鹏;李生强;葛继荣;;喝茶与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年07期
7 陈治卿;曾寿全;余玲玲;林伯庚;;厦门市中老年人骨密度状况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年10期
8 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产后骨密度变化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1期
9 郁嫣嫣;祁奇;余波;郭华平;阚世峰;陈文华;;太极拳锻炼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10 谭振朝;;婴幼儿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姝;孟萍;;重庆地区255例健康女性骨密度检测分析[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陈德才;;低骨密度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蒋娥;;中青年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4 金春华;王晓燕;张悦;高海涛;李梅;张丽丽;王建红;高晓林;;复合钙2号治疗婴幼儿低骨密度效果观察[A];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德才;;低骨密度的鉴别诊断思路[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郭莉;汪学琴;寿庆;白文甫;;乌鲁木齐市社区骨密度检测分析[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第二卷——第四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潘天荣;刘树琴;王长江;章秋;胡红琳;邵宜波;汪延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8 黄姝;孟萍;;骨密度检测干扰因素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9 傅晓华;裘胜春;陈正云;舒静;;女性睡眠持续时间与骨密度关系分析[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黄际远;宋文忠;陈明曦;史克俭;黄劲;钟兴华;;成都地区763例健康人双能X线骨密度结果分析[A];第二届全国核素显像及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乔天旭;专家提醒:骨伤康复前须测骨密度[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康南;骨密度高了低了都不好[N];健康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杜文明 特约记者 胡诚;测骨密度哪种仪器更准[N];健康时报;2010年
4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现代康复部主任 王智勇 整理 衣晓峰 乔天旭;骨伤康复前须测骨密度[N];健康报;2012年
5 范又;不必急于测定骨密度[N];江苏科技报;2000年
6 赵靖;小心骨密度检测陷阱[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蔚佳;吃钙片前先测测骨密度[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 特约记者 陈杰;大部分“白领”骨头不够硬[N];健康时报;2008年
9 肖奇国;老人体检重点查哪些?[N];大众卫生报;2008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补钙:运动比饮食更有效[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敏聪;扇束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银萍;骨密度环境因素分析、候选基因/位点检验及股骨骨折的遗传通路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3 马迪;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及健步走运动对绝经过渡期及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郭文娟;血友病A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程佳月;非洲鸵鸟胫骨的形态学特征及硼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青年女大学生骨密度与身体素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立杰;长春市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岳如日;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4 王秋灵;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多部位骨密度的比较[D];青岛大学;2008年
5 何健东;肾虚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密度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安丽花;新生儿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8年
7 徐君翔;骨密度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8 李显;振动训练对20-22岁女大学生骨密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9 张琳;早期康复对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骨密度影响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李宝新;不同年龄健康人群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5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58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