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A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及内膜钙化对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本文选题:动脉阻塞性疾病 切入点:双源CT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双源CTA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双源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比较,评估双源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39例疑有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增强扫描与DSA检查。扫描范围为双侧肾动脉至足底,将动脉按解剖学分成25个节段:肾下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乆动脉、胫前动脉、胫腓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狭窄等级分4级:1级(无狭窄或狭窄率<10%);2级(狭窄率10%~49%);3级(狭窄率50%~99%);4级(完全闭塞)。DSA通过正位测量狭窄和正常血管直径来定义,DSCTA通过轴位像扩大测量狭窄和正常血管直径来定义。DSA和CTA检查结果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完成诊断,然后使用Cohen κ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DSA作为参考标准,对中、重度以上狭窄(狭窄率≥50%、≥70%)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狭窄部位检出的总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κ值表示不同医师间、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的准确性。定义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位评阅者的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39例患者共968个血管节段,CTA和DSA的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DSCTA诊断中度以上狭窄(狭窄率≥50%)的灵敏度为96.37%、特异度为99.37%、狭窄部位检出的总符合率为98.35%、误诊率为0.63%、漏诊率为3.63%、阳性预测值为98.76%、阴性预测值为98.14%、κ值为0.963(P0.01)。DSCTA诊断重度以上狭窄(狭窄率≥70%)的灵敏度为95.67%、特异度为98.41%、狭窄部位检出的总符合率为97.62%、误诊率为1.59%、漏诊率为4.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1%和98.27%、κ值为0.942(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以中度以上狭窄和重度以上狭窄为截断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和0.970(P0.01)。 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估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与DSA非常一致,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性。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方面,CTA与DSA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双源CT血管成像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是非常准确而又可靠的。 第二部分双源CTA评估内膜钙化对髂、股动脉血管成形术后短-中期通畅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双源64层CT血管成像评估内膜钙化对髂、股动脉内支架的展开及其短-中期通畅率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选取第一部分CTA检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并行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7例,共26个血管节段行腔内治疗,术后3-6个月行DSCTA复查。使用Seldinger技术行球囊扩张后支架成形术。DSA和双源CT血管造影结果,分别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估,然后使用Cohen κ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钙化积分采用Agatston法,,即Σ(钙化积分总和)=Σ(钙化密度计分)×钙化面积。其中,钙化密度计分根据以下定义完成:钙化灶最大密度值(houndsfieldunits,HU)=130~199HU为1分;200~299HU为2分;300~399HU为3分;400HU为4分。CTA测量横断面上支架最狭窄部位的直径(N)和远端正常部位的直径(D),然后运用公式:狭窄率=(1-N/D)×100%。DSA在正位进行测量,使用相同的计算公式。将再狭窄定义为治疗后的腔内狭窄率>30%。以支架植入术后残留狭窄率为因变量,以Agatston分数为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绘制相关图来评价Agatston分数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者狭窄率的相关性。按解剖部位不同,分别对髂动脉支架和股-乆动脉支架狭窄率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定义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位评阅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一致性。17例患者共计入26个血管节段,DSCTA和DSA具有良好的诊断一致性。DSCTA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30%)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74%、狭窄部位检出的总符合率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87.50%和阴性预测值为100%、κ值为0.906(P0.01)。髂、股-乆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总平均狭窄率与Agatston分数相关系数为0.407,P0.05;髂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率与Agatston分数相关系数为0.486,P0.05;股-乆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率与Agatston分数相关系数为0.972,P0.001。髂动脉与股-乆动脉两组间平均支架内再狭窄有统计学差异F=4.954,P0.05。 结论: 双源64层CT血管成像在评估股-乆动脉支架成像术后狭窄率方面非常可靠。使用Agatston分数对股-乆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钙化斑块进行评估,Agatston分数与股-乆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对股-乆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81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泽俊;高斌;;双源CT结构 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2 王嗣伟;高斌;李若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的现状[J];安徽医学;2010年10期
3 刘波;胡江;武云;孙凯;朱巍;;CT灌注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包头医学;2012年02期
4 蒲锘;蒲红;蒋瑾;陶客言;;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鲍健;陈宏伟;方向明;邹新农;翟晓冬;;双源CT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16例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9年05期
6 明建中;曾志斌;钟文新;彭珂文;沈比先;;去骨减影3D-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年01期
7 阳振宇;吕杨;赵俊;;基于蒙特卡罗法的三源锥束CT散射分析[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1期
8 庄磊;刘建军;刘涛;王新疆;唐菲;赵云辉;袁芳;藏建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2期
9 王莉莉;段青;薛蕴青;陈光亮;;双能量头部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年01期
10 陈勇;张伟;尚英杰;郝凯;杨文魁;朱婧;;心脏瓣膜病患者双源CT冠脉动脉成像评价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艳;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2 程召平;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崔谊;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玉海;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综合性影像诊断的ROC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吕杨;多源锥形束CT快速精确重建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吕发金;脑血管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7 陈钰;头颈部双能减影CTA质量评估及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红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9 程伟中;双源CT在心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敏;双源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金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观察[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金晓东;64排螺旋CT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钟毅;冠脉双源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秦雪莲;双源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度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朴飞;DSCT评估主动脉瓣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牛慧慧;DSCT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柴华;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张莉;双源CT对肺血减少类复杂先心病的术前评估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冯会;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于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刘文锋;膝关节损伤与重建结构的影像学评价[D];汕头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9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68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