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CCTA出现“反向衰减梯度”征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9:07

  本文选题:冠状动脉 切入点:CCTA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 参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冠状动脉在CCTA中的表现研究目的探究参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冠状动脉的CT衰减梯度有无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2016年患者的DSA及CCTA资料,DSA证实无侧支循环者为对照组,有侧支循环形成者为病例组;其中,病例组按参与侧支循环的血液供给关系进一步分为供血血管组和受血血管组两组。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并计算各分组冠状动脉管腔的CT衰减梯度,比较各分组在不同狭窄程度下CT衰减梯度的差异以及各分组血管CT衰减梯度最佳拟合曲线的差异。结果1、最终纳入供血-受血血管56对,Rentrop0级血管833支。2、对照组、供血血管组各自组内的IV级狭窄血管的CT衰减梯度线性回归常数与各自组内Ⅰ、Ⅱ、Ⅲ级狭窄血管的回归常数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受血血管组CT衰减梯度线性回归常数Ⅲ级Ⅳ级,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供血血管组的Ⅲ、Ⅳ级狭窄血管CT衰减梯度线性回归常数均大于相应狭窄程度的受血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按狭窄程度分层,Ⅳ级狭窄时,对照组与受血血管组CT衰减梯度的回归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不同狭窄程度下血管CT衰减梯度的线性回归系数(绝对值)组内比较、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4、按直线回归方程系数a是否大于0判断有无出现“反转衰减梯度”征(reverse attenuation gradient sign,简称 RAG 征),受血血管组出现 RAG 征的概率(30.36%)高于对照组和供血血管组出现RAG征的概率(分别为5.52%、1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最佳拟合曲线形式判断有无RAG征,受血血管组出现RAG征的概率(62.5%)高于对照组和供血血管组出现RAG征的概率(分别为9.96%、1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侧支循环的供血血管CCTA表现与无侧支循环冠脉相仿;受血血管的充盈程度较相同狭窄程度的供血血管或无侧支循环的血管差。2、侧支循环的受血血管在CCTA中出现RAG征的概率更高,通过拟合最佳回归曲线的方法更有利于发现RAG征。对于中、重度狭窄的血管,无RAG征不能排除侧支供血可能。第二部分 CCTA中影响RAG征出现的因素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探讨CCTA中影响RAG征出现的因素。材料与方法Rentrop1-3级患者(56例)的DSA及CCTA资料。按DSA所见,从侧支循环丰富度、受血血管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三个方面比较CCTA中RAG征出现概率的差异。结果1、Rentrop1-3级血管分别有29例、16例和11例,出现RAG征概率分别为75.9%、68.8%和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非完全梗阻血管共14支,RAG征出现概率为64.3%;慢性完全梗阻血管共42支,RAG征出现概率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狭窄位于血管近、中、远段分别有20例、15例和21例,远段出现RAG征概率(90.5%)高于近、中段出现RAG征概率(分别为55%、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支循环丰富程度对RAG征出现与否无明显影响;受血血管狭窄部位位于该血管远段或受血血管完全阻塞时,有利于RAG征出现。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T attenuation gradient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vessel group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regression constant of the CT attenuation gradient of the blood vesse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supply vessel group . Results 1 . There were 29 cases , 16 cases and 11 cases with RAG sign . The probability of RAG sign appeared to be 75.9 % , 68 . 8 % and 45 . 5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4;R8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奇;曹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评估及临床意义[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05期

2 刘 慧;李海剑;高传玉;李玉东;毛绍芬;陶雅非;任东升;;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年02期

3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十大要点[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07期

4 王红丽;高颖;李庆军;张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枝循环形成多因素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04期

5 洪妮娜;李志j;赵亚男;陈琳琳;曹龙兴;韩越;郭凯;付珊珊;;前降支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与心功能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谢满英;尹家保;;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赖文文;梁艺海;龙曼;缪绯;刘映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评估方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6期

8 王舒;陈韵岱;;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年06期

9 耿庆信,朱梅,张兴华,朱兴雷,唐元升,郭文彬,梁皓,邵建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损伤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关系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2期

10 霍海洋,李杰,胡健,韩晓君,宋丽新,齐国先;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病人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赖文文;探讨早期侧枝循环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晁献召;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1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11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