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犬体内的毒物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4:58

  本文选题:氯氰菊酯 + 代谢物 ; 参考:《山西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1.建立生物检材中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的前处理和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2.研究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建立氯氰菊酯的毒物动力学模型、方程和参数,探讨血液、尿液、胆汁中氯氰菊酯的检出时限;3.研究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与服药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氯氰菊酯服药时间的推断方法;方法:1.受试动物:6只健康雄性成犬(杂种犬),体重12kg左右,均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受试动物在受试前均未服用过任何药物。本研究方案通过伦理审查(山西医科大学2014087)。2.标本采集:6只雄性犬全麻后,行胆囊造瘘术,接引流袋引流胆汁,待其引流通畅后,禁食12h后经口灌胃1/4 LD50氯氰菊酯原药,分别于灌胃前及灌胃后0.2h、0.5h、1h、3h、4h、8h、12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收集胆汁、血液、尿液,-20℃冰箱保存待检。3.提取检测:生物样品中添加内标8ng后采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法提取,HPLC-MS-MS检测,MRM方式记录,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定性,内标法定量。4.数据处理方法:WinNonlin药代动力学软件;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样品检测:HPLC-MS-MS可同时定量检测CYM(氯氰菊酯)、3-PBA(3-苯氧基苯甲酸)、dcva(二氯菊酸)。氯氰菊酯的最低检测限为0.49ng/ml,线性范围为0.2-10μg/ml;其代谢物3-pba、dcva的最低检测限为0.49ng/ml,线性范围为0.02-4μg/ml;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rsd均小于3%,回收率为95.33%-106.6%。2.毒物动力学:经口灌胃1/4ld50氯氰菊酯后,三种检材中的药物浓度:原体浓度总体上为血液尿液胆汁,3-pba浓度总体上为尿液胆汁血液,dcva浓度总体上为胆汁尿液血液;不同检材中的药物浓度:血液和尿液中3-pbadcvacym,胆汁中dcva3-pbacym。尿液和胆汁中的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均在1-2小时达到峰值,血液中的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7-8小时达到峰值。氯氰菊酯药物原体及其代谢物在血液、尿液、胆汁中的药物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吸收药物动力学模型,氯氰菊酯药物原体在血液、尿液、胆汁中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1.66±1.92h、0.70±0.47h和0.43±0.23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84±4.26h、7.99±6.51h和3.93±0.71h;其代谢物3-pba在尿液、胆汁中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27±0.27h和0.64±0.07h,在血液、尿液、胆汁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33±2.81h、1.17±0.78h和1.36±0.11h;其代谢物dcva在血液、尿液、胆汁中吸收半衰期分别为4.29±1.60h、0.12±0.09h和0.50±0.28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25±2.38h、1.99±1.12h和3.36±1.50h。3.服药时间的推断:采用一个时间点的毒物原体和代谢物浓度比值与服药时间拟合,建立了一种推算氯氰菊酯服药时间的回归方程,绝大多数推算值与实际服药时间的误差小于20%。结论:1.本实验建立了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模型,氯氰菊酯毒物原体在血液和尿液中药物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在胆汁中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代谢物3-pba在血液和尿液中药物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在胆汁中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代谢物dcva在胆汁和尿液中毒物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在血液中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所得毒物动力学参数可为氯氰菊酯中毒的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2.本实验初步建立了氯氰菊酯服药时间的推断方法。根据某个时间点的毒物原体与代谢物浓度的比值可大致推断服药时间。
[Abstract]:Objective : 1 . To establish a pre - treatment and HPLC - MS - MS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fluthr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biological sampl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 The detection limit of 3 - pba and dcva was 0 . 49ng / ml , 0 . 02 - 4 渭g / ml ,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95.33 % - 106 . 6 % . The half - life of the metabolite of the metabolite was 5.84 卤 4.26h , 7.99 卤 6.51h and 3.93 卤 0.23h . The half - life of the metabolite dcva was 4.29 卤 1.60h , 0.12 卤 0.09h and 0.50 卤 0 respectively in the blood , urine and bile .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1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鸿雁;杨智;刘博;张蕾萍;董颖;王瑞花;;国内外法医毒物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刑事技术;2016年05期

2 李晔;郭蒙京;袁佗;;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溴虫腈、啶虫脒、茚虫威、三氯杀螨醇及拟除虫菊酯等11种农药残留[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年11期

3 黎浩劲;胡克生;李丰耀;张栩杰;郑咏梅;;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液体饮料中多种农药残留[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05期

4 丁伟村;;左氧氟沙星在胆道手术后的疗效及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04期

5 刘洁;佟玲;孟文婷;赵云丽;于治国;;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当归中13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J];色谱;2015年12期

6 周信康;孟品佳;张文芳;王燕燕;李小娟;李潇阳;;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检测生物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J];分析试验室;2015年04期

7 王博文;唐爱星;韦滢军;陈振;;双水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高效氯氰菊酯及其降解产物[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8 金玉娥;卢大胜;温忆敏;汪国权;;液质联机测定尿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谢物的方法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2年06期

9 郑明岚;齐小娟;邬春华;汪国权;卢大胜;常秀丽;周志俊;;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5期

10 齐小娟;郑明岚;邬春华;常秀丽;汪国权;卢大胜;周志俊;;宫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1岁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信康;孟品佳;唐步罡;李小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平;几种农药在动物模型中立体选择性降解及代谢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杨叶;典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和典型重金属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徐欣媛;两种手性除草剂在动物体内的选择性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申志刚;五种手性农药在动物体内的选择性代谢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陈秀金;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定量构效模型的建立[D];江南大学;2013年

6 张隽;氯氰菊酯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降解机制及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金美青;典型手性农药拟除虫菊酯及其代谢产物对斑马鱼的发育毒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振汪;大鼠体内氯氰菊酯的毒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乐乐;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金贵;不同茶类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何文婷;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家兔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死后弥散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周恩荣;湖南某地有机烟中农药及重金属调研与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孟潇;氰戊菊酯及其马拉硫磷复配剂型生物标志物的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7 刘永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分解动力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陆艳霞;浊点萃取牛奶中三聚氰胺以及水果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及色谱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赵晖;乙醇生物标志性代谢物的检测及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黄向丽;草鱼体内菊酯类杀虫剂的残留和消除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6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36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