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算法在低剂量肝脏增强CT扫描中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选题:肝脏 + 体层摄影术 ; 参考:《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迭代重组(IRIS)算法在低剂量肝脏增强CT扫描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8岁)拟行肝脏三期增强的患者,常规剂量(120 k V)A组58例,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组生成图像A;低剂量(100 k V)B组42例,分别采用FBP生成图像(B1组)及采用IRIS生成图像(B2组),记录A与B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容积指数(CTDI)并比较两组的有效剂量(ED)。计算正常肝脏门脉期的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由3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血管边缘锐利度、图像主观噪声、病灶显示按1~5分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A、B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低剂量组ED[(1.23±0.32)m Sv]较常规剂量组ED[(2.30±0.73)m Sv]平均降低了46.24%。在3组图像客观噪声值中,B2组(8.85±1.11)较B1组(11.82±1.59)明显降低,不同算法的两组噪声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B2组与A组(8.09±1.52)算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分别为B2组(3.94±1.99)、B1组(3.46±2.38)、A组(3.87±2.19),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2组图像各项诊断信息评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 IRIS算法行肝脏增强扫描,可以降低图像噪声,提高CNR,在扫描剂量接近减半的情况下仍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肝脏增强CT图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value of iterative recombination IRIS (IRIS) algorithm in low dose enhanced CT scanning of liver.Methods 100 patients (male 65, female 35, mean age 48)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three-phase liver enhancement. 58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ose of 120kV, and 42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FBP- (filter backprojection algorithm), and 42 patients in group B with low dose of 100 kV.The dose length product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recorded, and the effective dos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normal hepatic portal phase noise and contrast noise ratio were calculated. Three experienced radiologists scored the edge sharpness of the blood vessel, the subjective noise of the image and the display of the lesion according to 1 ~ 5 points.The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20.0 software package, and the level of 伪 0.05 was tested.Results Ed in the low dose group [1.23 卤0.32 mSv]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2.30 卤0.73 mSv].The objective noise value of group B _ 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_ 1 (8.85 卤1.11), while that of group B _ 1 (11.82 卤1.59)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_ 1.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oise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2 and group A (P 0.05). The CNR of group B 2 was 3.94 卤1.99 and group A was 3.46 卤2.38.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diagnostic information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A.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diagnostic information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A (P 0.05).Conclusion the IRIS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image noise and increase the image noise, and the liver enhanced CT image can be obtained even if the scanning dose is nearly halved.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71661)
【分类号】:R575;R81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彬;乔磊;白玫;;CT低剂量技术新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姗姗;;低剂量CT图像恢复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4期
2 张超;李小虎;丁倩芸;刘斌;余永强;;迭代重建技术在临床低剂量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02期
3 王芳;邵剑波;郑楠楠;姚红莉;廖丽娅;王玲;;基于ASiR平台的动态500排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2期
4 赵艳红;杨利莉;汪芳;哈若水;;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CTCA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5 孙记航;彭芸;张祺丰;于彤;王冬潜;刘勇;蒋玲;;儿童低剂量胸部CT中自适应迭代重建权重最佳阈值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6 万象新;孙源源;李昊翔;肖喜刚;;ASIR技术对肝脏增强CT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7期
7 张俊;田为中;韩丹;;SAFIRE重建在超重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7期
8 孙记航;彭芸;张祺丰;于彤;刘勇;赵东辉;王尉;;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对儿童低剂量胸部CT图像质量的优化[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12期
9 赵宁;徐卓东;张德健;赵晨;李海鸥;;CARE kV和SAFIRE在胸部占位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3期
10 石洁;王云玲;聂聪科;郝璐;赵丽萍;贾文霄;;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鹏;陈自谦;李振龙;赵英杰;;上腹部增强CT低剂量检查:低KV及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琼;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中应用的体模及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瑶媛;迭代重建算法在常规剂量胸部CT的应用及图像质量评估[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馨予;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俊;双源CT低剂量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岳;256层iCT低剂量扫描—双空间多模型迭代算法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赵宁;CARE KV和SAFIRE联合应用在胸部占位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6 左紫薇;最佳ASIR权重低剂量扫描在胸主动脉CTA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4年
7 张正华;双源CT低剂量技术在尿路造影延迟期中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8 付雨菲;头颅CT低剂量技术及去伪影技术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鹏;腹围<90cm患者上腹部增强CT低剂量检查:低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10 闫亮亮;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双源CT冠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良,龚承友,鲁星燧,陈国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征象和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1期
2 陈树平;黄云龙;蒋顺和;谢宗贵;;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像分析(着重X线和CT)[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年03期
3 谭晓明;蔡越飞;李淑荣;左淑杰;;CT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S1期
4 徐隽;宋彬;吴傼;杨洋;李迎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附4例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5 代向党;潘正常;;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引流术临床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2期
6 王昭华;王立民;韩伟;;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7 崔树彦;刘燕超;宇文阁;叶立红;赵召霞;刘莲;;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CT表现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2期
8 张军;邓克学;;能谱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2期
9 李剑兰,薛雁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肾脏感染的CT表现[J];山西医药杂志;1998年01期
10 朱超慧;陈东风;艾正琳;史洪涛;杨丽;钟西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病理与CT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德玲;梁小春;刘涛;曾秋华;王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CT预测[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王丽;吴雅峰;刘桂梅;卢晓萧;王微;王良;;二维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与CT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诊断的对比分析[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钟百书;杨根仁;张胜;汪启东;阮凌翔;钱秉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胰内外CT和MR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振豫;徐芸;吕传剑;宋燕;;CT面罩式覆盖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分析[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范跃星;王峰;张锦;原华明;;CT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静;姚欣敏;;CT引导下穿刺检查和外引流诊治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杨汉丰;周翔平;杜勇;张小明;董国礼;文天夫;余建琼;黄娟;;功能CT评价肝硬化储备功能的价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8 郑荣琴;苏中振;工藤正俊;川崎俊彦;南康范;;超声、CT及MRI诊断肝硬化的比较[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杨先;程文;荆慧;孙一欣;郭丹阳;;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CT、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许茂盛;;结肠炎的影像学(CT)诊断[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艳;肝硬化的CT评价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翔;肝硬化患者腰椎骨密度CT定量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小会;脂肪肝CT定量诊断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玲;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价值[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吕蓉;与肝硬化相关的周围肺动脉血管扩张的CT征象[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汪建华;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功能性成像诊断及其与CT比较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张军;应用能谱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倩;能谱CT于梗阻性黄疸病变显示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罗小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CT表面及与肝炎严重程度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4年
10 Pradeep Thakur;CT和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分级的随机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7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