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肿瘤性骨软化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嗜铬细胞瘤 + 副神经节瘤 ; 参考:《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内容一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定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导致机体分泌过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引发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少见类型,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0.1%—1%。由于该类肿瘤具有分泌功能,手术需要特殊准备。因此,P PGL术前的定性诊断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这类肿瘤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鉴别诊断PPGL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1529例临床疑诊PPGL或PPGL术后的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99mTc-HYNIC-TOC显像,其中男687例,女842例,年龄8-88岁,平均年龄59±14岁。诊断标准为手术后病理、临床公认的综合诊断标准和长期随访等。患者均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1~多项其它影像检查结果。根据显像目的将1529例患者分为临床疑诊PPGL组和PPGL术后组。共有338例患者同时进行131I-MIBG显像。研究结果临床疑诊PPGL组,99mTc-HYNIC-TOC显像对于位于肾上腺和肾上腺外异位的PPGL单发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3.7%和82.8%(P0.01),对于PPGL单发和多发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0.8%和94.1%(P0.01)。99mTc-HYNIC-TOC显像诊断PPGL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3.4%(95%CI,68.1-78.3%)、97.9%(95%CI 96.9-98.6%)和92.9%(95%CI91.5-94.1%)。99mTc-HYNIC-TOC显像对于PPGL术后再分期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7%(95% CI,85.2-99.5%).100%(95% CI 84.2-100%)和97.4%(95%CI 91.0-99.7%)。临床疑诊PPGL组,131I-MIBG显像对于位于肾上腺和肾上腺外异位的PPGL单发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3.0%和70.4%(P0.05)。131I-MIBG显像诊断PPGL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91%(95%CI,72.7-84.6%).100%(95%CI 96.2-100%)和87.9%(95%CI 83.9-91.2%)。131I-MIBG显像对于PPGL术后再分期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7%(95%CI,43.0-85.4%).100%(95%CI 42.1-100%)和74.1%(95%CI 53.7-88.9%)。171例单发PPGL病例同时行99mTc-HYNIC-TOC显像和131I-MIBG显像,其中108例(63.2%)均为阳性结果。两种显像结果均为阴性14例(8.2%),为假阴性结果。999mTc-HYNIC-TOC显像阳性而131I-MIBG显像阴性24例。99mTc-HYNIC-TOC显像阴性而131I-MIBG显像阳性25例。25例多发PPGL患者中,999mTc-HYNIC-TOC显像和131I-MIBG显像均为阳性结果9例。99mTc-HYNIC-TOC显像阳性而131I-MIBG显像阴性3例,99mTc-HYNIC-TOC显像阴性而131I-MIBG显像阳性2例。27例PPGL术后患者中,9Tc-HYNIC-TOC显像和131I-MIBG显像均为阳性14例,均为阴性6例,另外7例131I-MIBG显像假阴性病例999mTc-HYNIC-TOC显像均为阳性。99mTc-HYNIC-TOC显像检出的病灶数明显多于131I-MIBG显像。结论99mTc-HYNIC-TOC显像诊断肾上腺PPGL的敏感性不如131I-MIBG显像,但其对于肾上腺外PPGL、PPGL转移灶较 131I-MIBG显像敏感性更高,可有效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PPGL局部复发灶,探查远处转移灶,指导分期,可作为与131I-MIBG显像互补的功能影像技术,对PPGL的病灶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研究内容二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定位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转化研究研究目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SRS)。近期研究表明,68Ga标记的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N′,N″,N′″-tetraaceticacid-D-Phe1,Tyr3-octreotate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能够有效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本研究旨在明确68Ga-DOTATATE在正常鼠的体内分布及其在AR42J大鼠胰腺外分泌肿瘤模型中的microPET显像效果,主要探讨68Ga-DOTATATE PET/CT显像诊断PPGL的临床价值,并与解剖影像诊断技术,如CT等进行比较,同时还与多种功能影像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包括99mTc-HYNIC-octreotide (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SPECT显像、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和’8F-FDG PET/CT显像等。研究方法动物实验:本科室标记的0.1mL/30 μ Ci 68Ga-DOTATATE注射入小鼠尾静脉,分别于给药后10、30、60、120和240min后取血处死,检测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建立荷AR42J瘤裸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0. 1mL/300-500 μ Ci 68Ga-DOTATATE,注射后10、30、60、120、180和240 min用microPET进行显像,经处理后勾画ROI,并计算肿瘤与非肿瘤组织(tumor/non-tumor, T/NT)比值。临床研究: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0例临床高度疑诊PPGL或PPGL术后的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43±1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为手术后病理或者临床公认的综合诊断标准。20例患者最终诊断均为PPGL,其中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3例PPGL术后患者,5例患者临床确诊为PPGL未行手术。所有患者均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1-多项其它影像检查结果。20例患者均进行68Ga-DOTATATE PET/CT显像、999mTc-HYNIC-TOC显像和CT成像,其中18例患者行131I-MIBG显像,12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所有显像在1月内完成。研究结果动物实验:68Ga-DOTATATE在富含SSTR的组织内特异性放射性高摄取,从SSTR阴性的组织内快速清除,并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荷AR42J瘤裸鼠的肿瘤组织对68Ga-DOTATATE高度摄取,在注射后30min显影最清晰,具有极高的T/NT。临床研究:19例PPGL患者68Ga-DOTATATE PET/CT显像阳性,仅1例显像结果为阴性,为假阴性结果。除CT外,68Ga-DOTATATE PET/CT、99mTc-HYNIC-TOC显像、131I-MIBG显像以及18F-FDG PET/CT显像均为阴性。16例PPGL患者99mTc-HYNIC-TOC显像阳性。18例患者行131I-MIBG显像,13例为阳性结果。12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显像,10例为阳性结果。20例PPGL患者的CT均为阳性结果。68Ga-DOTATATE PET/CT、99mTc-HYNIC-TOC显像、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以及CT对每个病例的检出率分别为95.0%(95%CI75.1-99.9%)、80.0%(95%CI 56.3-94.3%)、72.2%(95%CI 46.5-90.3%)、83.3%(95%CI51.6-97.9%)以及100%(95%CI 76.2-100%)。4例(20%)患者的病灶是由68Ga-DOTATATE PET/CT首先检出的。20例PPGL患者,最终明确并参与评价的病灶共63个,包括19个原发灶和44个转移灶。基于病灶为单位进行图像分析,58个病灶被68Ga-DOTATATE PET/CT显像检出,SUV最高14.7±13.7。除1个腹主动脉旁病灶显像阴性外,4个肺微小结节转移灶阴性,而这5个68Ga-DOTATATE PET/CT显像阴性病灶除CT显像阳性外,99mTc-HYNIC-TOC显像、131I-MIBG显像均为阴性结果。除2个肺微小结节转移灶外,另3个68Ga-DOTATATE PET/CT显像阴性病灶同时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均为阴性。23个病灶99mTc-HYNIC-TOC显像阳性。61个病灶中,13个病灶 131I-MIBG显像阳性。22个病灶中,13个病灶被68F-FDG PET/CT显像检出,SUV平均4.9±2.8,SUV最高8.9±9.3。63个病灶中,42个病灶CT显像阳性,阴性病灶为21个淋巴结和骨转移灶。68Ga-DOTATATE PET/CT、99mTc-HYNIC-TOC显像、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以及CT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2.1%(95%CI 82.4-97.4%)、36.5%(95%CI 24.7-49.6%, p0.01)、21.3%(95%CI 11.9-33.7%, p0.01)、59.1%(95%CI 36.4-79.3%,p0.05)以及66.7%(95%CI 53.7-78.0%,p0.01)。58个68Ga-DOTATATE PET/CT显像阳性的病灶中,21个病灶在其他功能显像均为阴性,包括转移淋巴结19个,骨转移灶2个。68Ga-DOTATATE PET/CT显像检出的病灶数目明显多于其他所有的功能影像诊断技术和CT。结论本研究证实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在探查PPGL病灶方面明显优于99mTc-HYNIC-TOC显像、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和CT,特别是PPGL转移灶。68Ga-DOTATATE PET/CT显像有望在未来成为诊断PPGL的常规功能影像诊断方法。研究内容三应用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有效定位导致骨软化症的肿瘤研究目的肿瘤引起的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 TIO)是由致病肿瘤分泌过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 FGF-23)引起的获得性低磷血症综合征。致病肿瘤通常为体积小,病灶部位隐匿的良性间质肿瘤。由于致病肿瘤通常较小且部位隐匿而难以定位,手术切除肿瘤是TIO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文献报道,导致TIO的这类肿瘤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SSTR)。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定位引起TIO的致病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共有183例临床高度怀疑TIO的患者(男101例,女82例)纳入本研究,每位患者均有骨痛和不同程度的低磷血症,并有临床实验室检查和1~多项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进行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并与病理结果和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随访时间至少为18个月。静注99mTc-HYNIC-TOC 350-400MBq后1、4小时行全身显像,阳性区域在注射后4小时行局部及单光子发射/X线透射断层显像(SPECT/CT)。所有图像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生采用盲法读片。任何灶性的放射性示踪剂的浓集超过该部位正常组织的摄取量,并且动态观察形态和及位置固定不变,即被定为病理性的发现。研究结果183例患者中,72例最终确诊为TIO,103例最终确诊为其他原因导致的低磷血症。此外还有8例患者无法明确诊断为TIO,但又不能完全排除。为便于统计分析,最终将这8例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归入TIO中,最终TIO患者80例。183例患者中,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70例,其中69例患者最终诊断为TIO,这些患者在肿瘤切除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磷在术后恢复正常。1例为假阳性结果,病理为右膝关节肉芽肿。1 13例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阴性,其中3例患者最终手术证实为TIO,为假阴性结果。同时8例无法明确诊断患者的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也为阴性,为假阴性结果。80例TIO患者,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最终检出69例,敏感性为86.3%(69/80)。而10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低磷血症患者中,102例被准确排除,9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特异性为99.1%(102/103)。最终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准确性为93.4%(171/183)。结论99mTc-HYNIC-TO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能够有效诊断并定位导致TIO的致病肿瘤,使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成为可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6.6;R730.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颞骨副神经节瘤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2 杨应林;左乆窝处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3 王秀白;腹膜后巨大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年03期
4 朱培勋,孙兰芝,杨京虎;副神经节瘤——关于“腹痛、头痛、心悸、出汗”的讨论[J];中国医刊;2002年05期
5 姚卫士,陈建英;原发性肺副神经节瘤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4年02期
6 王军;鲁义胜;胡必富;谢鹏;李文艳;;腹部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3期
7 胡回忆;陈义发;陈孝平;;后腹膜副神经节瘤一例报道[J];腹部外科;2006年06期
8 李启生;;腹壁原发性副神经节瘤一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20期
9 胡志勇;邓云特;;副神经节瘤误诊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30期
10 唐文;王盛;周旭东;;弥漫性肺副神经节瘤1例[J];新疆医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云甫;胡占良;蒋桂星;;胆囊副神经节瘤一例[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樱;周建桥;周密;詹维伟;;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定位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杰;;副神经节瘤[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福;;心脏副神经节瘤二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袁顺达;周军庆;何斌军;;肺原发性副神经节瘤[A];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红美;刘小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吴永平;刘兵;陶惠民;;腰椎转移性副神经节瘤一例[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舟;阮昱;;副神经节瘤合并右肾动脉狭窄一例报告[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徐峰坡;许峰;吴翼伟;;臀部肌肉原发性副神经节瘤~(18)F-FDG PET/CT显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张玉石;李汉忠;纪志刚;肖河;严维刚;文进;徐维峰;;腹腔镜副神经节瘤解剖与手术入路选择-附51例报告[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景红丽;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肿瘤性骨软化症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邓建华;SDHB和EPAS1与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浸润转移的微阵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千越;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病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徐维锋;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06例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罗亚;寂静型副神经节瘤2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李君;散发性副神经节瘤琥珀酸脱氢酶基因D亚单位体细胞突变的检测[D];青岛大学;2012年
5 何毅;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6 冯影;副神经节瘤SDHD、SDHB基因突变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婷婷;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5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7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