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肺磨玻璃影体积及其早期动态变化的预后价值
本文选题:百草枯中毒 + 磨玻璃影体积 ; 参考:《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24小时内肺CT磨玻璃影(GGO)体积及其早期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PQ中毒患者24小时内CT影像学表现,其中,42例有中毒后2天、4天及7天完整的CT随访资料,根据PQ中毒90天内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GGO体积及动态变化特点,对具显著差异的客观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有独立预后效应的因子,然后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死亡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GGO组和无GGO组的存活率。结果生存组33例,死亡组25例,GGO体积、血肌酐、PaO_2具有独立预后价值,死亡组24小时内GGO体积显著大于生存组(P0.05)。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7%、68%、74%;GGO体积曲线下面积(AUC=0.837)大于血肌酐(AUC=0.832)、PaO_2(AUC=0.739)。GGO组存活率为32.1%,无GGO组则高达80%(P0.05)。生存组GGO体积一周内复查无差异,死亡组则明显升高。结论 PQ中毒24小时内GGO有无、体积大小及其早期动态变化对于判断PQ中毒预后具有客观的临床指导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and early dynamic changes of lung CT glass-milled glass-gow (GGOA) and prognosis during 24 hours of paraquat PQQ poisoning. Methods the CT findings of 58 patients with PQ poisoning within 24 hou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2 patients with PQ poisoning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urvival of PQ poisoning within 90 days. The volum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GO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find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Then the 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predicting death.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rvival rate of GGO group and no GGO group. Results 33 cases in survival group and 25 cases in death group ha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The volume of GGO in dea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survival group within 24 hours (P 0.05).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predicting death were 96.97 and 96.97, respectively, and the area under the volume curve of GGO was 0.837),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erum creatinin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GGO group was 32.1%, while that of the non-GGO group was as high as 80P0.050.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GGO group was 32.1%, and that of the GGO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lood creatinine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GGO volume within one week in survival group, bu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death group.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volume size and early dynamic changes of GGO in 24 hours after PQ poisoning have an objective clinical value in judging the prognosis of PQ poisoning.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临床学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595.4;R81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欣,志远,段玉玲,马梦华;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福霞;彭鲲;张九龙;Nekitsing Indima;徐婷婷;汤光宇;;百草枯中毒24小时内肺磨玻璃影体积及其早期动态变化的预后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7期
2 万书友;侯明杰;李丹;杜灵艳;郑琦;;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征象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年03期
3 李华;张劲松;张芹;刘霞;陈彦;;百草枯中毒的早期急救及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年23期
4 朱大光;;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X线、CT的表现特征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27期
5 杨艳辉;彭如臣;;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及预后[J];放射学实践;2013年06期
6 李洪波;杨亚非;段红丹;;百草枯中毒34例早期肺损伤分析[J];临床医学;2013年03期
7 王业庆;卓果然;石岩;田质光;高夫海;;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MSCT表现特征与预后相关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7期
8 姚峰;杨水莲;倪为民;匡兴亚;;急性化学物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特点及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1年10期
9 黄林;叶敏;;百草枯中毒肺损害首诊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年04期
10 贾西中;;螺旋CT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2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念强,唐鸣秋,阮雪玲;百草枯中毒与肺损害11例[J];新医学;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薇,余廷龙,严冰,李洁;43例百草枯中毒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1年04期
2 薛海龙;百草枯中毒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10期
3 王孝明,钟洪智,冯登福,向朝会;百草枯中毒26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5期
4 马行一,杨立川,向兵,钟慧,刘福兴,许国章,白汉林;抢救口服百草枯中毒27例[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1年02期
5 丁青松 ,周云飞,韩爱云 ,南华;百草枯中毒4例救治体会[J];医学文选;2002年01期
6 季杰;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华西医学;2003年04期
7 张金霞,宫临征,郭彤,孟庆义;百草枯中毒41例临床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8 王大庆,崔朝勃;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3期
9 谢磊;百草枯中毒基础与临床新探[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年02期
10 刘淑红;百草枯中毒4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刚;陈登国;菅向东;;少见途径百草枯中毒3例报告[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朱红;;百草枯中毒机理及救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力;王永进;;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一例[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裕强;;1例重度百草枯中毒合并少见并发症存活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解敏;许燕;;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黄昌保;江云;张锡刚;李光;王浩春;田若辰;王全立;;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评价[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苏秀芬;;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A];玉溪市第十二届内科学术年会讲义[C];2008年
8 高桂丽;沈音;何维丽;缪红英;章茶琴;;1例百草枯中毒的成功抢救及护理体会[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姜晓明;孙明莉;李海峰;刘晓亮;;综合治疗成功救治百草枯中毒1例报告[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顾彬;叶记录;;肌注百草枯中毒死亡1例(个案报道)[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赵占周;预防救治百草枯中毒[N];农资导报;2012年
2 蔡建华;农药百草枯是夺命无常[N];保健时报;2009年
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 张寿林 周晓蓉;百草枯中毒救治必须快[N];健康报;2000年
4 水清;误服百草枯应及早救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5 龚陆丹;除草剂——百草枯中毒的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6 石萱;百草枯上演最后的疯狂[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昌保;百草枯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凡;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泽岩;血必净与血液灌流早期联合应用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智宏;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在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损伤中的早期诊断意义[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龚晓亮;阿托伐他汀钙缓解百草枯中毒所致肺纤维化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王彦军;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百草枯中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6 赵祥宇;百草枯中毒救治药物与措施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7 郭楠楠;miR-21-5p和miR-155-5p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6年
8 田黎黎;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肾损伤48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9 邹鑫森;27例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刘颖;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81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