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I表现

发布时间:2018-04-28 20:53

  本文选题: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 体层摄影术 ; 参考:《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04期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 PNET)临床特点,CT与MRI表现。方法对24例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行CT和MR扫描检查。结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发生部位:13例位于腹膜腔,5例位于腹膜后间隙,左肾、右肾上腺及胰腺各2例;其中发生在胰腺部位的p PNET患者伴有黄疸、恶心、呕吐。CT平扫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直径3~15cm,CT平扫示等或低密度,MR T1WI多为等、低混杂信号,肿瘤呈与肌肉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其抑脂像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肿瘤大多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少数肿瘤有出血。CT、MR增强扫描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常见囊变,瘤内多见多房间隔样改变及网格状强化,肿瘤侵蚀临近骨质时,可见明显的相邻骨质破坏,1例可见骨膜反应。结论CT与MRI能较准确描述肿瘤内部结构、毗邻关系及转移情况。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and MRI features of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Methods CT and Mr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24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Results 13 cases of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 occurred in retroperitoneal space, 5 cases were located in retroperitoneal space, 2 cases in left kidney, 2 cases in right adrenal gland and 2 cases in pancreas. Vomiting. Ct plain scan showed heterogeneous soft tissue density mass, infiltrating growth, unclear boundary between mass and surrounding tissue. The diameter of mass was 315cm ~ (-1) CT plain scan or low-density Mr T1WI was isotropic, low mixed signal. The tumor presented heterogeneous hyperintensity or mixed signal with muscle iso-or slightly hypointense T _ 2WI and its lipid-suppressive image. Most of the tumors were non-homogeneous hyperintense, and a few tumors had hemorrhage. In most cases of cystic degeneration, multiple atrial septal changes and grid-like enhancement were found in the tumor. When the tumor was near the bone, the periosteal reaction could be seen in 1 case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adjacent bone. Conclusion CT and MRI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djoining relationship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放射科;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分类号】:R739.4;R730.44;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承;王琰;;CT和MRI诊断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6期

2 岳松伟;邢静静;高剑波;董军强;张丹丹;;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24期

3 朱莹莹;毕娅兰;陈兴明;李五一;高志强;;头颈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特征[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年06期

4 袁浩;姜楠;周永宁;;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J];重庆医学;2015年06期

5 贾梦;徐文坚;庞婧;吴增杰;冯卫华;刘吉华;;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和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03期

6 姜艳丽;陈纲;叶建军;马强华;;MRI诊断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12期

7 黄斌;;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09期

8 董宇杰;王文泽;钟定荣;;外阴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3例临床病理特点[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9 莫蕾;江新青;古杰洪;林竹;;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0期

10 徐丽艳;钱银锋;赵本胜;余永强;刘斌;;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附7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跃忠;毛新峰;沈小勇;李雄峰;;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表现[J];中华全科医学;2016年05期

2 张鼎;易明岗;;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04期

3 闫坤;葛燕燕;李向阳;严士光;丁友宏;;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断及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09期

4 黎佳全;廖志东;;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J];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04期

5 张有强;;探讨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年23期

6 姚惠芳;;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年12期

7 李明君;郝晓慧;李学章;;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文氏肉瘤一例[J];海南医学;2015年22期

8 吴志强;肖亮;;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年11期

9 曲媛;梁星池;周新;张可仞;王维林;贾慧敏;;CT在儿童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年10期

10 姚建莉;许国辉;周鹏;任静;曹英;;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达东;;脊柱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与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4期

2 金开元;李邦国;宋之光;王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3期

3 梁晓超;赵振华;王伯胤;;肾脏Ewing肉瘤或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01期

4 尚海龙;王莺;沈海林;杜红娣;周振堰;朱枫;钱春红;王一超;房志伟;周长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年04期

5 郑红伟;祁佩红;薛鹏;陈勇;漆剑频;胡道予;夏黎明;;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和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9期

6 唐霄;王平;何英;杨帆;李雷;王洪;王琪琳;姚先莹;杨开选;;女性生殖道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7 毛顿;谭政;廖琼;廖洪;李曾;肖英明;吴毅;;肾脏巨大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J];肿瘤;2012年10期

8 唐雯娟;吴伟军;张军;韩燕乔;;儿童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10期

9 黄斌;;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09期

10 邵法明;缪起龙;侯列军;杨后猛;叶孟;;早期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吕蕾;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4 赵启晟;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杨文平 ,黄龙生,梁漱溟,郑战传;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例的X线及CT表现[J];广西医学;2003年04期

6 吴政光,周建辉,陈秀萍,王忠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 (附46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年02期

7 李贵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及治疗原则[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1期

8 Bettina S ,Vassilions R ,Shiu-Inn L ,王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失败的CT预测[J];放射学实践;2004年08期

9 杨运俊,张勇,程敬亮;CT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07期

10 张华;赵培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国桥;;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陆影;徐卫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护理[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义质;;探讨CT“窗口”服务质量的管理[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杨光钊;金莉莉;;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CT表现[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伍晓六;雷益;夏军;刘品霓;陈静;;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CT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周先勇;;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特殊状态下的应对措施[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杰;;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观察与护理[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磁共振和CT不能互代[N];健康时报;2013年

3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做检查 磁共振和CT选哪种好[N];健康报;2013年

4 赵华 刘者明;我国无创伤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世界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主任 曾东林 整理 梁剑芳;口腔科CT有哪些特点[N];健康报;2010年

6 徐蕾莹;GE开展首例螺旋穿梭CT扫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陈福新;CT和磁共振 各有利弊[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8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金栋;脑CT无异常 也有可能是脑卒中[N];健康报;2010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许艾素;双源CT查心脏不超8分钟[N];健康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范亚;基于高分辨率颅脑CT体数据的病变自动检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潘召城;CT能谱成像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张兴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特征与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心病风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4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李杰;少见部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王大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8 陈亮;双源CT术前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对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方兵;鼻窦鼻腔区域中线破坏性疾病命名的沿革及其CT评价[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曹南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CT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6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816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