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对小鼠骨髓c-kit阳性细胞损伤效应体外研究
本文选题:骨髓 + 辐射 ; 参考:《重庆医学》2015年24期
【摘要】: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c-kit+细胞损伤变化。方法磁珠法分选小鼠c-kit+细胞,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活力,活性氧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集落形成数目检测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芯片分析细胞内信号通路变化。结果与0Gy组(对照组)比较,c-kit+细胞受到1Gy和4Gy照射后,细胞活力下降,克隆形成能力下降,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c-kit+细胞受到1Gy照射后,处于增殖期(S/G2/M期)细胞比例增加;4Gy照射后处于增殖期(S/G2/M期)细胞比例下降;c-kit+细胞受到4Gy照射后Srxn1、Psmb5、Cdkn1a、Smc1b、Bcl2l1、Lrdd等基因表达上调;Mpo、Mtf1、Chek1、Rcc1Ebag9、Ciapin1等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电离辐射能够引起骨髓c-kit+细胞损伤,导致一系列信号通路表达变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amage of bone marrow c-kit cells induc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Methods Mouse c-kit cells were selected by magnetic bead method, cell viability was detected by bioluminescence assa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as detected by DCFH-DAA, colony formation was detected by colony forming numb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changes of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were analyzed by microarray. Results compared with 0Gy group (control group), c-kit cells were exposed to 1Gy and 4Gy, the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clone formation ability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early and late apoptotic cells increased, and the level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c-kit cells in the proliferative phase of S / G _ 2 / M) increased after 4 Gy irradiation. The percentage of c-kit cells in the proliferative phase of S / G _ 2 / M) decreased. After 4Gy irradiati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such as Srxn1psmb5, Cdknn1psmbc1bBcl2l1and Lrd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such as MpoMtf1, Chek1Rcc1Ebag9, Ciapin1 and so on. Conclusion Ionizing radiation can damage bone marrow c-kit cells and change the expression of a series of signal pathways.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402633) 协和青年基金资助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3320140033)
【分类号】:R81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皓;张恒;辛绍斌;王辉;;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护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15年05期
2 李德冠;王营营;王月英;吴红英;王小春;路璐;樊飞跃;孟爱民;;血必净注射液对2Gy照射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3 张俊伶;路璐;李德冠;吴红英;孟爱民;;N-乙酰半胱氨酸对辐射致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天津医药;2014年01期
4 路璐;张俊伶;李德冠;孟爱民;;芝麻酚对小鼠骨髓c-kit阳性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年04期
5 戴阿惠;孙文均;;NADPH氧化酶在电磁辐射生物效应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4年12期
6 黄颖;梁晓燕;李骋进;胡军;康晓莉;;人参皂苷预处理对电离辐射下人造血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5年08期
7 路璐;孟爱民;;HSCs辐射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5年02期
8 彭丹月;宋慧;刘凌波;;Resveratrol-downregulated Phosphorylated Liver Kinase B1 Is Involved in Senescenc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tem Cell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5年04期
9 李德冠;张俊伶;吴红英;路璐;王小春;孟爱民;;右旋蛋氨酸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年02期
10 师鸣;胡林萍;张孝兵;袁卫平;程涛;;过氧化氢酶对人造血干细胞在免疫缺陷小鼠中植入的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翠荣;吉西他滨衍生物SL-01和吲唑双芳基脲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张先平;当归多糖调控造血干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罗红梅;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衰老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D];南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大鹏;电磁脉冲暴露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张琛;人参皂苷Rg1调控辐射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理[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业宏;抗肿瘤药物卟啉羟基喜树碱二联体的合成及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玉双;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Flt3和Flt3L表达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5 宋慧;pLKB1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干性维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秦一卓;索拉非尼结构类似物1122-37的抗癌活性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刘茂玄;复方阿胶浆对贫血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陈枚;天麻对大鼠脾脏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华大学;2014年
9 陈欣麟;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戴阿惠;工频磁场诱导FL细胞活性氧产生的机制及其与细胞膜受体聚簇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红,程天民;电离辐射与细胞骨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年05期
2 李秀兰,辛旺堂,梁健君;山西省天然电离辐射所致公众剂量[J];中国辐射卫生;2001年03期
3 韩春华;电离辐射对晶体透明度影响的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刘玉龙;关于电离辐射检定人员的防护问题[J];大众标准化;2005年07期
5 徐生新,冯小亮,石方方,陈光福,肖林林,王明明;大学生对电离辐射的认知水平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辐射卫生;2005年02期
6 金益和,魏伟奇,陈新弟;福建省医疗机构电离辐射的应用及问题[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7 郑钧正;;电离辐射量与单位的演进[J];中国辐射卫生;2006年01期
8 ;小知识(19)[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9期
9 刘晓冬;刘扬;赵银龙;陈大伟;;电离辐射对三维培养条件下人前列腺细胞形态学表现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10 孟谦谦;周智钿;童建;曹毅;;微波和电离辐射对小鼠联合作用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青;林嗣忠;刘民航;李荣杰;徐庆华;沈跃伟;;硒对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的防护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金益和;魏伟奇;陈新弟;翁振乾;黄丽华;郭进瑞;;福建省电离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3 金一尊;;电离辐射对细胞敏感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吴勤;张薏;陈燕;董磊;;C-臂X线机术中应用电离辐射的防护[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5 曾铁;;漫谈电离性辐射和健康问题——兼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6 张士猛;粱楠;刘晓丹;周平坤;;自吞噬对电离辐射之后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7 刘青杰;李玉文;封江彬;陆雪;陈德清;;电离辐射诱导人线粒体DNA缺失和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郑钧正;;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及医用辐射防护进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刘华清;李冰燕;尉红;朱胜男;张增利;;维生素D3抑制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破骨细胞激活[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金益和;魏伟奇;陈新弟;;福建省电离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福建省第十次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电离辐射为蔬果彻底“净身”[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尹世昌 史鹏飞;电离辐射,,需要警惕[N];人民日报;2013年
3 集团公司安环局 职业病防治中心 供稿;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武晓莉;让电离辐射伤害远离你[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实习生 邱佳玲;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无需恐慌[N];南方日报;2013年
6 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医师 侯晓平;不要频繁照CT[N];健康时报;2009年
7 森林果果;拒绝辐射,拥有健康![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王敏;电离辐射的防护[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芳 整理;电离辐射损伤男性生殖健康 海带多糖提供有效保护[N];中国食品报;2010年
10 朱勤;我省对奥运定点医院进行监督检查[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顺铂联合电离辐射在肺癌细胞杀伤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耿金鹏;电离辐射对玉米种质改良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3 梁峰;电离辐射诱导T淋巴细胞损伤的核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章波;电离辐射致肠上皮损伤与修复相关蛋白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张文仲;电离辐射粒子在人体组织中能量沉积的微剂量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季江;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电离辐射效应及诱导细胞早期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赵银龙;二维及三维培养条件下电离辐射诱导成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陈暑波;电离辐射后少突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董晓荣;小鼠正常组织对电离辐射后DSB反应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超英;电离辐射与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2基因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郁文;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7年
2 陈仕生;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3 刘善收;严重创伤患者电离辐射暴露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温翠菊;热应激蛋白70与小剂量电离辐射、工频电磁场暴露人群应激适应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殷;苏州市医用电离辐射设备资源及利用情况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徐茜;低强度微波对电离辐射造血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乔俊;电离辐射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死亡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刘华清;γ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代谢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欧程山;γ照射对小鼠NO的影响及其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淑春;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4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93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