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低剂量脑CT灌注的迭代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08:18

  本文选题:脑缺血 + 灌注成像 ; 参考:《放射学实践》2015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迭代重建(IR)技术对低剂量脑CT灌注(CTP)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低剂量脑CTP,CTP原始图像分别经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两组图像,比较两组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主观质量。结果:对经IR及FBP重建的灌注参数图(CBV、CBF、MTT、TTP)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图脑灰白质分界评分P值分别为0.317、0.157、0.257、0.083,图像伪影严重程度评分P值分别为0.083、0.046、0.001、0.011。经IR重建的CTP原始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图像均匀性、总体图像质量均优于FBP重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脑CT灌注迭代重建能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改善图像质量,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RI) technique on the image quality of low dose CT perfusion CTP. 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low-dose CTP CTP CTP original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by IR and filtered backprojection (FBPP)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quality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erfusion parameter map reconstructed by IR and FBP was graded and compared. The gray-white matter boundary score of each perfusion parameter map in the two groups was 0.3170.157and 0.2570.083, respectively (P = 0.0830.046,0.0010.011). The objective quality of CTP reconstructed by IR and the uniformity of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FBP reconstruc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low dose CT perfusion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 accepted by the patients,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 and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江门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8B10)
【分类号】:R743;R8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苗雨;梁长虹;赵振军;张金娥;李景雷;;迭代重建算法(iDose~4)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桥;何慧瑾;;“一站式”CT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6期

2 余鑫;伍兵;;肿瘤低剂量CT灌注成像的技术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3期

3 李萍;于春瑶;刘斌;刘扬;王哲;刘白鹭;张极峰;赵雁鸣;;256排螺旋CT迭代算法诊断肺结节的最优水平[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年01期

4 Ann Bovin;Ib C Klausen;Lars J Petersen;;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 recent,normal exercise test[J];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俊平;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的质量评估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黎佩君;低剂量迭代重建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毅民;B超诊断仪几种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J];中国仪器仪表;1995年05期

2 李建伟;刘鸿明;;16层螺旋CT螺距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09年10期

3 贺剑;张华;曹小宏;喻东平;罗小平;;心电编辑在提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中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4 吴奇华;张丽娟;杨仕海;吕发金;;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年19期

5 李强;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J];医学文选;2002年03期

6 刘卫东,钟伟清;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应用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年06期

7 魏本正;影响CR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附ADC COMPACT PLUS成像质量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8期

8 朱道升;王永利;邢继波;;充分应用软件功能提高CT图像质量[J];当代医学;2010年13期

9 易大志;李文丽;侯亚平;;对医用CTX辐射源计量检定的思考[J];中国计量;2013年09期

10 张敏;田新力;张蕾;;CT用数字式全自动语言机[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刘丰林;罗军;;简论一种工业CT图像质量的快速评价方法[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齐丽萍;李英;唐磊;李艳玲;李晓婷;崔涌;孙应实;张晓鹏;;对同一组病人采用适应性统计迭代算法重建的胸部CT剂量降低及图像质量的评价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杨飞;苏剑波;戴景文;;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图像质量快速评价[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绍武;;印前图像质量的综合控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5 朱松豪;罗青青;胡娟娟;;基于相关性与图像质量的图像检索算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潘宁;李丹;曹霞;郑春梅;;提高超声图像质量的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饶德利;;儿童CT检查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光华;;现代超声图像质量与高新技术[A];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9 刘卫东;钟伟清;;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应用探讨[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10 吕发金;张丽娟;谢惠;蒋孝先;;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骏;单纯追求图像质量不可取[N];健康报;2007年

2 王骏;素面朝天看医生[N];大众卫生报;2001年

3 贺群;印刷品质量和印刷图像质量基本概念理解[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刘 晖;跨越图像质量的鸿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马艳红;小型CR系统在国内首次“亮相”[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郑州人民医院 王建坤;购置16层螺旋CT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Cell REGZA是电视演变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浙江 ZHANG L;数字电影[N];电脑报;2002年

9 李雪墨;亚洲首台宝石CT将“落户”香港养和医院[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张楠;中置镜头易于散热[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修峰;人脸图像质量评估标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薛立勤;显示图像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庞建新;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陈晓琳;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刘明娜;基于视觉系统和特征提取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保云;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姚伟;基于偏微分方程及变分理论的图像质量改善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孟远征;优化微型CT图像质量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红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润东;气象环境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华宁;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3 林金彪;显示屏图像质量建模与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4 奚晓婷;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客观图像质量评估特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任雪;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王文文;压缩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7 杨会军;重建算法对低剂量肺部CT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龚洪涛;基于HVS特性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晓东;成人患者体型参数和腹部CT图像质量的关系以及个体化剂量调节的初步前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王琨;图像质量对立体定位精度影响的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0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030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