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听力正常人的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发布时间:2018-06-24 20:40

  本文选题:法医学 + 诱发电位 ; 参考:《法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摘要】:目的探索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ALR)潜伏期、波幅与声刺激强度间的关系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听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6名听力正常人(92耳)进行ALR测试,予受试者从70、50、30、20至10 dB nHL 5个声刺激强度顺序诱发ALR波形,标记N_1波、P_2波,得出三个观察指标(N_1波及P_2波潜伏期、N_1-P_2波幅)的数值。分析观察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及频率差异性。结果 46名听力正常人(92耳)ALR波形的引出率均为100%。随着声刺激的降低,ALR的N_1波、P_2波潜伏期延长,N_1-P_2波幅降低。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ALR是一项稳定的检测技术。ALR的N_1波、P_2波潜伏期及N_1-P_2波幅与声刺激强度间的关系对ALR应用于听阈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latency, amplitude and intensity of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uditory long latency response) in the long latency, and to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assessment of auditory threshold. Methods ALR was measured in 92 ears of 46 normal hearing persons. ALR waveform was induced from 20 to 10 dB NHL in the order of 20 to 10 dB NHL. The N1 wave and P2 wave were labeled, and the values of three observation indexes (N1 and P2 latencies) were obtained. The variation trend and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the three indexes were analyz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elicitation rate of ALR waveform was 100 in 46 normal persons (92 ear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coustic stimulation, the latencies of N1 / PSP _ 2 of ALR were prolonged and the amplitude of N1-P _ (2) was decreased. Conclusion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ALR is a stable detection technique. The latencies of N-1 and P2 of AL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tudes of NSCT and the intensity of acoustic stimul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sessment of hearing threshol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LR.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司法医学鉴定研究所;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D9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馨元;刘昕;尚笑平;关楠思;梁宇光;刘技辉;;正常人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法医学应用价值[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2 刘会;朱广友;杨小萍;周晓蓉;万雷;范利华;;听力正常人颅顶慢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3 范利华,杨小萍;听力测试组合在听觉障碍鉴定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会;郑剑;杨小萍;朱广友;;听力正常人的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J];法医学杂志;2016年03期

2 陈佳林;王芬;;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168例分析[J];海峡科学;2014年10期

3 杨小萍;周晓蓉;董大安;范利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355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4 张保生;常林;;2010年中国证据法治前进的步伐[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5 陈芳;杨小萍;范利华;;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6 刘会;朱广友;范利华;周晓蓉;刘训伟;杨小萍;;颅顶慢反应在听力障碍者行为听阈评估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7 刘会;朱广友;杨小萍;周晓蓉;万雷;范利华;;听力正常人颅顶慢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8 李孝鹏;魏崴;吴军;吕吉;司徒慧如;;听性稳态反应与40Hz听觉相关电位在听阈评估中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9 杨小萍;范利华;周晓蓉;;不同听力水平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10 杨小萍;范利华;周晓蓉;朱广友;;听力正常人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小萍;范利华;周晓蓉;朱广友;;听力正常人听性稳态反应阈值与纯音测听阈值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2 范利华,杨小萍;听力测试组合在听觉障碍鉴定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韩军,倪道凤,李奉蓉,赵翠霞,张志勇;不同原因内耳损伤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改变[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4 许晶,王俊平,郑莉莎,宋春莉,刘效巍;大学生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1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5 范利华,孙红,朱广友,沈彦;应用40Hz听觉相关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评估听阈[J];法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6 刘淑芳,杜宝东,郭晓峰,姬柏春;无听力损失耳鸣患者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7期

7 范利华,孙红,朱广友,沈彦;头部外伤后听觉脑干反应分析[J];法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8 董玉云;纯音测听法(续2)[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晶,杨丽珠;感觉寻求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6期

2 胡艾君;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年01期

3 师爱青;;听觉诱发电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12期

4 欧阳天斌;梁勇;;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技术的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年02期

5 周云龙,刘光远;头—盆向超重对听觉诱发电位中晚成分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3期

6 郭梦和,王锦玲;听觉诱发电位信号的采集、处理与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年03期

7 杨军;听觉诱发电位信号分析技术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年03期

8 赵纪余;;双侧颞叶病变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2年02期

9 梁勇;钟乃川;;测试条件对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0年02期

10 许晶,王俊平,郑莉莎,宋春莉,刘效巍;大学生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1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俊雄;胡纪明;;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闪光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实验研究[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刘威;;听觉诱发电位及其临床上的应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韩丽英;田心;;AD样模型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后波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慎仁;陈薇;陈璇;陈立曙;罗毅平;刘兴材;;2型糖尿病患者的诱发电位的研究——一、2型糖尿病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版编辑邋魏峗 柬峰;把耳朵叫醒[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应俊;面向听觉神经系统检测的听觉稳态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园园;高阶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中若干问题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爱桃;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高阶听觉诱发电位提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虹;基于多媒体计算机音频技术的听觉诱发电位刺激器与听觉皮层诱发电位的3A单次提取[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邹朝春;铅对学龄前儿童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62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062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2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